1
說起圖書分揀,你的第一印象可能是:圖書管理員按圖書上的標簽,一本一本的分門別類,然后推著手推車,找到相應的書架,再一本一本的上架。
從中世紀的圖書館開始,就一直是這種分揀方式。
圖書館分揀技術的進步,發生在工業革命后,而20世紀以來的技術革命,則加速了分揀技術的進化。
20世紀20年代,荷蘭爾瑪公司成功研發了世界第一臺信件分揀設備,標志著現代意義上的自動分揀技術的正式誕生。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自動分揀技術和設備得到進一步實踐。20世紀70年代,電子計算機、文字識別等技術的出現,則刺激了自動分揀技術的大步發展。
不過,自動分揀技術的跨越性發展,要等到21世紀10年代大數據、物聯網、自動機械、人工智能等技術噴涌而出的時候。從此,世界開始邁入了工業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時代,自動分揀技術也隨之達到更高程度的智能化。
這些智能化的自動分揀技術,很快就應用于圖書管理。在這方面,中國領先于世界。
讓我們從廣州南沙圖書館,一窺「機器人自助分揀系統」這一圖書分揀“黑科技”的神秘面紗。
2
已經開始上線試運行的南沙圖書館智能機器人自助分級系統,是國內同級圖書館中分揀口最多,分揀效率位列前茅的分揀系統共設置有3個還書窗口,42個圖書分揀口。分揀口越多,圖書分類就越清晰,可以極大地減少人員的勞動量,并比人工更精準地分揀書籍。
未來,讀者進館后,就可以在館內一樓大廳,看見由18個智能機器人“小黃人”組成的“智慧天團”。一個個風姿酷炫,讓充滿書香的圖書館又增添了現代科技感。
2025-04-28 12:42
2025-04-28 12:41
2025-04-28 12:41
2025-04-28 12:40
2025-04-28 12:40
2025-04-28 12:39
2025-04-28 12:39
2025-04-28 12:38
2025-04-28 12:38
2025-04-28 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