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希望繼續投資自主空間機器人,德國則依賴科學與工業之間的合作。(圖片來源:美國宇航局)
中美德日韓這五個國家和國家組織在機器人領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然而,這些國家的政府在研究和開發方面采取了非常不同的戰略。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對這五項戰略進行了比較。他們目標是什么?結果是:這五個最先進的機器人國家--中國、美國、德國日本、韓國--正在追求非同尋常的國家戰略。中國AGV網(www.xmydyc.com)整理IFR,以饗國內從業者參考。
中國希望有三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
中國制造2025 "戰略計劃是提高中國工業制造能力的藍圖。為了促進智能機器人技術的快速發展,推出了 "智能機器人 "專項計劃,其中包括創新鏈。重點是智能機器人、新一代機器人、共性關鍵技術、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的基礎先進技術。
發展目標的重點是工業用途的持續增長。中國的目標是發展至少三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并創建五個以上的機器人支持產業集群。IFR的統計年鑒 "世界機器人 "顯示,中國制造業的機器人密度已經達到每10,000名工人187臺--在世界范圍內排名第15。
美國將擴大關鍵的空間機器人技術領域
在美國,國家機器人計劃(NRI)由美國政府發起,以支持機器人的研究和開發。NRI-2.0促進學術界、工業界、非營利組織和其他組織之間的合作,以更好地連接基礎科學、工程、技術開發、部署和使用。
一個關鍵部門是空間機器人與 "Artemis "月球計劃。Artemis的目標是在2024年之前將宇航員送回月球表面,并在2024年之后為火星任務開發有前途的資源。Artemis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國際合作伙伴,如歐空局(由22個國家組成)、加拿大、日本和俄羅斯之間的一個聯合空間計劃。美國政府計劃從2020年到2024年預算350億美元。根據IFR的數據,從2014年到2019年,美國制造業的機器人密度增長了7%,每萬名工人擁有228個機器人,在全球排名第9。
歐洲促進尖端研究
新的歐洲框架計劃 "歐洲地平線 "將為2021年至2027年的研究和創新提供資金。 在 "地平線2020 "的成果和成功的基礎上,新版本將支持前沿研究、創新者以及公眾為綠色、數字和健康的未來開發知識和解決方案。
機器人技術工作計劃被嵌入到第4組 "數字、工業和空間 "中。機器人研發與創新項目的重點是制造業和建筑業的數字化轉型、自主勞動力支持解決方案、增強認知能力和人類與機器人的協作。第4組的2021-2022年機器人專項工作計劃將提供總額為2.4億美元的資金。
德國促進研究與工業之間的伙伴關系
《德國高科技戰略2025》是德國研究和創新計劃的第四版。目標是迅速將好的想法變成創新產品和服務。框架計劃的最大部分是促進公司、大學和研究機構之間的伙伴關系,以匯集機構研究和創業專業知識。
到2025年,每年要將國內生產總值的3.5%投資于研究和開發。在 "技術為人民服務 "的使命下,2020年啟動了 "通過創新攜手共進 "計劃,除其他外,旨在促進互動技術促進健康和生活質量。通過這項研究計劃,聯邦教育和研究部(B+MBF)將在2026年前每年提供約8400萬美元。
日本旨在成為機器人創新的世界第一大國
在日本,"新機器人戰略 "旨在使該國成為機器人創新領域的世界第一。制造業的機器人化率在大公司將增加25%,在中小企業將增加10%。一個關鍵的績效指標也是為了擴大系統集成商的市場--他們作為制造商和用戶之間的中間人工作。
該行動計劃涵蓋了服務機器人的重要領域,如農業、基礎設施和醫療保健。僅護理和醫學一項就有9.973億美元的預算,并通過實際的機器人應用和人工智能的使用支持健康數據改革。根據IFR的數據,日本是世界上領先的工業機器人制造商,在2019年,它總共滿足了全球需求的47%。
韓國旨在將機器人技術確立為核心產業
韓國正在通過《智能機器人開發和供應促進法》推動該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使之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產業。重點領域是制造企業(有一個提高中小企業制造基地競爭力的特別方案),服務機器人的某些領域(包括醫療保健和物流),以及機器人的關鍵部件和軟件。
對于跨政府項目 "全周期醫療設備開發",政府計劃在2020年至2025年預算10.7億美元。2019年,韓國錄得約31.9萬個工業機器人的新紀錄。
2025-04-29 22:21
2025-04-29 22:19
2025-04-28 12:37
2025-04-28 12:24
2025-04-24 15:08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