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專家也預測,中國冷鏈行業需要新增的冷鏈企業來滿足新的市場需求,未來2~3年,冷鏈物流行業會真正迎來大爆發階段。
中國農產品冷鏈未來的突破口在哪里呢?
未來農產品冷鏈將需要在以下3個方面進行突破:基礎設施、產業突破、人才培養等。
一、基礎設施 : 需要補強
從實施來看,冷流物流短板制約著生鮮領域的發展。
隨著生鮮市場、醫藥電商等電子商務的崛起,冷鏈物流已成為當下重要的基礎設施。
據了解,冷鏈物流一般包括預冷、包裝、倉儲、運輸、配送等環節,主要的基礎設施有冷庫、冷藏車、保溫盒、超市的冷藏陳列柜等,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冷鏈設施的缺失都會讓產品品質打折扣。(推薦閱讀:冷鏈倉儲的貨架選型)
但是,目前傳統冷鏈已經滿足不了如今市場的需求,比如:無法提供覆蓋全國的冷鏈服務;無法提供“B2B+B2C”的綜合服務;無法提供全鏈路的IT系統服務;無法提供綜合的冷鏈解決方案。
以果蔬為例,冷鏈過程斷鏈比例高達67%,損耗量高達15%(美國的損耗量約為5%),損耗價值超過500億元,造成了巨大的浪費。此外,初級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配套服務相對欠發達,冷鏈需求缺口最大。
因此,冷流物流需要不斷地對基礎設施補強,才能適應快速發展的電商業務和進階中的中國農業。
二、產業突破:下沉、跨界、聯動
冷鏈將會成為一個產業,必定不是一個分散的組織。比如,傳統農業企業不用投入巨資建設冷庫或者冷鏈,而是依托冷鏈公司相關的冷庫及冷鏈物流,并積極進行冷鏈產業資源大整合。
高密度穿梭車存儲系統低成本高效率的冷庫實用
另外,隨著互聯網公司和大型物流公司的壯大與發展,他們延伸產業鏈,其中包括物流和冷鏈、冷庫的建設,也會促進農產品冷鏈的發展。
因此,未來的農產品鏈接將會呈現專業化、產業化的趨勢。
三、人才培養 : 產業人才缺乏
中國物流短板除了技術之外,還有一個關鍵因數就是人才缺乏。
隨著中國近幾年物流產業的蓬勃發展,國內對物流人才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但物流人才教育培養無法跟上產業發展步伐,各地頻現“物流人才荒”。冷鏈作為物流領域的新興產業,人才短缺現象則更為突出。
另外,冷鏈物流當作產業發展的一個加速器,其領域可以涉及多領域,比如農產品、醫藥、汽車等,因此物流產業人才或者具有多學科高端人才是冷流物流的核心。
當然,除了以上3點之外,還需要國家政策和地方政策更加開放與包容,不能出臺“特定化”、“地域化”保護策略,而應該是全國一盤棋,為冷鏈物流掃清障礙。
2025-04-03 09:11
2025-04-03 08:56
2025-04-03 08:51
2025-04-03 08:47
2025-04-02 09:01
2025-03-31 15:35
2025-03-31 15:33
2025-03-26 11:46
2025-03-26 11:45
2025-03-25 0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