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美科技園智慧工廠已正式投入運營。這座總投資3億元、占地面積20000平方米的智能工廠,以每日200萬瓶的產能和全流程AI智能化生產體系,成為中國首個AI智能化妝品無人車間。
通過工業自動化、控制智能化與管理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智慧工廠從原料調度到成品入庫實現無人化操作,展現了美妝行業從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跨越式升級,并立下了中國化妝品行業邁向“智能質造”的重要里程碑。
數智化賦能,刷新美妝產能新高度
生產流程的全面智能化,是上美科技園智慧工廠的核心競爭力所在。目前,工廠內12條全自動生產線,全面減少了75%的人工作業,從包材運輸到產品灌裝均實現無人化操作。
例如在包材運輸環節,智慧工廠搭建了高速空中快軌,所有的產品外包材可通過8.6公里/小時的軌道,快速運輸至產線相應的包裝環節。
而產品內包材,例如瓶體、瓶蓋等,則在嚴格臭氧消毒后,通過30臺AGV機器人,與產線的AI人工智能叫料系統相協同,實現24小時無間斷物料補給。每臺AGV機器人單次運輸可精準配送3500個瓶體與6500個瓶蓋,確保生產線高效運轉,構建了零誤差的物流網絡。
灌裝方面,智慧工廠通過3D影像定位技術引導機器人完成原料上料與灌裝,全程零人工接觸。而12臺稱重剔除裝置與3D視覺檢測系統實時聯動,每秒完成20次產品瑕疵篩查,產品質量得以嚴格控制。
最終的包裝環境,從自動裝盒、裹包到成品裝箱,智能化機器人可實現全流程貫通,最終由AGV機器人將成品運送至智能立體倉庫,最終運輸向各需求端口。
42組工業機器人,每日完成25.2萬次標準化操作,共同構建起了上美智慧工廠的智能化物流調度系統,真正實現了全流程閉環,以AI算法刷新美妝品控標準和產能極限。
除了智能化外,工廠所有設備均接入物聯網系統,實現“數字化管理”,中控室大屏則集中顯示設備狀態、能耗數據及異常報警信息,工作人員可通過車間現場看板實時監控生產進度,單班次僅需60名技術人員即可管理整個車間全部產線,在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時,實現生產效率與品控標準的雙提升。
智慧工廠成為增長新引擎,上美劍指300億戰略目標
作為上美“六六戰略”中“智能化領先”戰略的關鍵落子,智慧工廠的投產標志著企業正式邁入數智化轉型深水區。這一布局并非偶然——自2005年率先在行業布局自建供應鏈以來,上美用20年時間構筑起覆蓋研發、生產、品控的完整體系,為智能化升級奠定了堅實基礎。2024年業績報告數據印證了這一戰略的前瞻性:營業收入67.93億元,同比增長62.1%,凈利潤8.03億元,同比增長74%。
具體來看,供應鏈的布局和升級,為上美的業績提供了三重支撐:
第一,產能與成本的雙重突破。工廠通過產線持續的智能化升級,可同步承接集團多品牌爆品需求。規模化生產配合智能化調度系統,進一步優化生產成本,在保障產品競爭力的同時,為市場策略調整預留充足利潤空間。
第二,品質與效率的協同提升。極高的出廠合格率大幅降低售后成本,重塑消費者對國貨品質的信任。數字化管理系統則實現生產數據實時追蹤,進一步縮短新品上市周期。
第三,數智化轉型構建的新型競爭力。“以工業自動化保障先進生產力,以智能化控制保障產品品質,以信息化管理保障響應速度”,總體來說,上美供應鏈的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共同形成了“智能質造”的內核,為企業打造了強有力的品牌競爭力。
這種將消費需求與工業互聯網深度綁定的模式,正在重構企業的增長邏輯。未來,更加高效的智慧工廠,將成為上美實現“2030年300億營收目標”的又一核心引擎,這既是上美20年供應鏈深耕的成果轉化,更彰顯了中國美妝企業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效益轉型的戰略決心。
作為中國首個AI化妝品無人車間,上美智慧工廠為行業提供了可復制的智能化轉型模板,不僅提升了企業自身效率,更推動了中國美妝產業整體升級,助力“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的全球形象轉變。
從2005年自建供應鏈的探索,到今日智慧工廠的落地,上美用20年時間完成了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未來,上美將繼續以技術創新為支點,撬動中國美妝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來源:上美股份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
2025-04-07 12:08
2025-04-07 12:07
2025-04-07 12:06
2025-04-07 0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