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平昌冬奧會火炬接力的第41天,他們派出了一個特別的火炬手——人形機器人HUBO。它在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所在地大田傳遞了火炬。
HUBO 是平昌冬奧會的85 個安保機器人之一,它的身高是47 英寸,每分鐘能走65 步。它在火炬接力的過程中,從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機器人與機械實驗室的創始人丹尼斯·洪(Dennis Hong)手中接過火炬,磕磕絆絆走到墻邊,又被工作人員扶起來,到達一堵畫得像磚頭的木墻后,用右手的鉆頭在上面鉆了一個洞,將左手所持火炬傳遞給了下一位火炬手——它的發明人、韓國科學技術院教授吳俊鎬。
圖/ KBSNews
隨后,吳俊鎬把火炬傳遞給了FX-2 載人機器人,這個機器人很大,有超過8 英尺高,重達600 多磅。乘坐機器人的是一個程序設計比賽中奪冠的中學生。
這兩個機器人的背后是何方神圣?
據了解,韓國機器人工程的歷史和其他國家相比相對較短。韓國科學技術院建于1971 年,是坐落在韓國大田廣域市的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學,從2000 年才開始研究機器人工程,由吳俊鎬領導。
在2015 年DARPA(美國國防高新科技計劃署)組織舉辦的機器人挑戰賽上,KAIST 的系列產品之一HDC-HUBO 獲得冠軍。福島核電站事件發生后,DAPPA 決定舉辦這項比賽,希望提升機器人應對災難的能力。決賽為半自主機器人和人類操作相結合,模擬災難場景,完成挑戰任務。DRC-HUBO 憑借以最快速度完成全部八項任務而奪冠。
DRC-HUBO 在DAPPA 比賽中開門
在他們過往的研究中,最知名的是Albert Einstein HUBO——愛因斯坦機器人。2005 年,KAIST 和機器人公司Hanson Robotics 在APEC 峰會上發布了這款機器人。它高達1.37 米,重57 公斤,擁有一個還原度極高的愛因斯坦頭部。Hanson Robotics 在網站上介紹,「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將類人人頭安裝在真人大小步行機器人框架上的機器人。」
愛因斯坦機器人(來自Hanson Robotics 官網)
Hanson Robotics 的創始人戴維·漢森在TED 演講中展示過愛因斯坦機器人理解和模仿面部表情的能力。他還在幫助其他科學家了解機器人和人類如何看待情緒并解讀面部表情。他們的想法是,如果愛因斯坦機器人能夠發展情商,將有助于研究人員為機器人幫助改善教育、醫療保健、美術和客戶服務等行業鋪平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前段時間在網絡上大熱的世界首位機器人公民「索菲亞」便出自于Hanson Robotics。「索菲亞」在測試中被問及「你想毀滅人類嗎?」時,她「我將會毀滅人類」的回答曾讓人們「高度緊張」。
索菲亞在《吉米今日秀》
當然,現在許多人都在思考機器人是否能擁有情感、足夠智能,甚至是否會毀滅人類,但我們也要看到它在完成特定工作上的優勢,就像在DAPPA 比賽中一樣,代替人類從事危險任務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
2025-04-07 12:08
2025-04-07 12:07
2025-04-07 12:06
2025-04-07 09:52
2025-04-07 09:49
2025-04-07 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