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風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發布了《2016年中國商業趨勢調查報告》,提出了未來中國商業社會發展的五大趨勢:包括數字化變革、走出去、行業整合、用戶體驗互動和共享平臺經濟。
中國未來商業趨勢
1.數字化
當今的中國正處在這個轉變過程中,無論是“工業4.0”還是“互聯網經濟”都跟這個轉變息息相關。同時中國政府所倡導的“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政府規劃的核心理念也是要借助互聯網和相關數字化技術革新,推動傳統產業的升級。這也預示著數字化變革必將成為未來10年影響中國制造業和其他行業領域的重要趨勢之一。
數字化趨勢同時影響B2B和B2C行業,更重要的是思維的轉變。在過去水漲船高的粗放型經濟下,很多傳統的中國制造業企業甚至很多扎根中國多年的外資工業企業,其領導人的思維模式都更多是B2B的工業化思維,離C端較遠。他們更多關注的是如何為B(Business)即直接用戶提供產品與服務,較少思考如何為其在C(Consumer)端即最終消費者創造更多附加值。相反一些互聯網企業,因其長期身處零距離到客戶的前沿,在思維方式和商業模式的理解上更貼近工業4.0的本質。而中國企業也可以借助上一波B2C互聯網大潮所釋放的紅利,基于對中國巨大消費市場的精準把握和分析,力爭實現工業4.0的B2B產業升級。
在B2C領域,滴滴出行為代表的一批數字化公司也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他們基于付費試用的商業模式,利用大數據和分析能力,獲得有關消費者和他們出行方式及行為的洞察,再利用大數據平臺快速匹配移動服務的供應和需求,有效地消除了低效率的中間層和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資產利用率。他們也不斷更新智能和靈活的業務模式,不斷為顧客提供更優秀的出行體驗,快速獲得了廣泛的市場認可。
2.走出去
自改革開放之后的30多年間,中國的一個重點是FDI即吸引外資直接投資到中國的這樣一個模式,但同時ODI即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發展速度也非常之快。在2014年,ODI歷史性首次超過了FDI,中國第一次成為了資本凈輸出國。這是一個歷史的轉折點。
“一帶一路”的市場規模
眾所周知,隨著國家戰略“一帶一路”概念的提出,中國企業正在更快地“走出去”。舉例說,去年1至10月,對外直接投資方面,我國企業共對“一帶一路”沿線的49個國家進行了直接投資,投資額合計131.7億美元,同比增長36.7%,占我國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的13.8%。投資主要流向新加坡、哈薩克斯坦、老撾、印尼、俄羅斯和泰國等。
無論國企還是民企,無論大型企業還是中小企業,走出去都是中國企業發展歷程中必然經歷的階段。走出去不僅可以幫助中國企業在地域角度開拓海外市場,也可幫助我們整合和利用全球資源更好的服務于國內市場,并將我們的競爭力進一步提升。與大多數國內公司在本土市場鞏固坐大之后才拓展海外市場不同,獵豹移動(目前最著名、成功的產品為Clean Master清理大師),是在海外獲得了過億用戶之后才開始正式進入國內市場,這是一條先國際、再國內的發展路線。獵豹移動目前海外用戶占營收的60%以上,并在多個歐美國家的Google Play工具榜中長期排名第一。
中國企業國際化發展四階段
中國企業正在國際化進程中加速向全球明星邁進。在這個向全球明星邁進的過程中,中國企業不僅僅需要硬實力的提升和輸出,比如規模、資金等,更在于軟實力的提升并推廣到全球層面,即一個企業的價值觀、文化、思維方式。
對外直接投資首超外商直接投資
3.行業整合
傳統行業產能過剩,通過整合升級換代。過去十年中,在房地產經濟熱潮、地方GDP主義等因素的驅動下,許多行業過度投資,帶來了不可避免的產能過剩。進入新常態,各方面需求增速減緩,產能過剩問題更加突出,未來產能過剩行業將出現一波以市場為主導的企業兼并和收購。
互聯網行業進入深度整合,不斷涌現企業并購。自2015年以來,互聯網公司因為同類型的惡性“燒錢”競爭幾乎沒有盈利,同時原本火熱的資本市場市場對互聯網行業突然轉冷,讓我們已經看到了一批沒有抓住剛性需求的O2O項目迅速死亡。而滴滴和快的、美團和點評、攜程和去哪兒等多起合并現象似乎也預示著互聯網行業將進入一個深度整合的時期。
對于互聯網企業和傳統企業,行業整合意味著新機會的拓展。在傳統行業,無序的自由競爭造成了大量的資源浪費,特別是對以中小企業為主的中國輕型加工業,由于長期各自為政,效益低下,因此單純強調產能升級雖然能夠加強企業自身的生產力,但對產業整體的推動力度有限,進而單個企業也難以大幅提升自身價值。近年來,產業鏈上的整合不斷加強,不僅降低了企業經營風險,而且提高了企業的競爭力,也推動了傳統行業經營者的轉型。對于互聯網科技而言,將更多的在核心業務外,積極獲得新的業務拓展和投資機會。以小米為例,例如在媒體行業方面,小米除了投資迅雷與小米電視整合之外,還投資了一系列媒體內容相關的公司,比如移動電臺應用荔枝FM,在線視頻網站優酷土豆和愛奇藝等等,而小米的重心則放在內容整合和運營上。
對于傳統企業,行業整合也是一把雙刃劍。雖然傳統企業之間進行整合,試圖獲得領先的市場地位,但同時他們也遇到來自于互聯網企業的侵襲,尤其是他們未來將面臨淪為互聯網生態系統的供應商的風險。企業必須及早針對各種新常態下的挑戰制定轉型升級戰略,以求在變革中占領先機。因此,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企業和傳統產業也已經開始合作,在一系列新興領域尋求機會。
2015年4月,碧桂園公告稱將引入中國平安附屬公司平安人壽的股權投資。雙方在消息公布后都發表了各自的合作戰略。碧桂園作為千億級房企,有著豐富的開發經驗。對于他們來說,與平安人壽作為綜合性金融服務提供商所擁有的龐大資源,將為公司加強不動產投資、拓寬融資渠道、完善社區產業鏈的提供關鍵支撐。平安人壽也表示,社區金融將是未來雙方合作開展的主戰地。合作可以讓平安充分利用碧桂園現有的200多個項目的35萬戶業主的社區資源,為社區客戶提供相應的金融服務。雙方的合作必將加大在金融投資、資產管理和養老產業方面的投資力度,以求繼續健全產業鏈,逐漸發展和建立一個可以覆蓋人們全生命周期的綜合業務平臺。
平安和碧桂園的合作,不僅將能夠讓平安的傳統銀行的業務直接下沉到社區,反過來對于碧桂園,該合作將解決其在短期貸款方面的需求,平安的金融相關業務對于其本身的地產板塊業務來說是一種增值,這將會從某種程度增加碧桂園客戶粘性。對于雙方而言這是一項共贏之舉。
產能過剩行業占比
4.用戶接觸
如今,來到互聯網時代,激烈的競爭使得成本和價格不斷降低,市場上的信息對大眾也更加透明,所有這些都使得用戶不再愿意輕易為普通產品支付溢價。相反,消費者尤其是年輕的90后、95后,更加追求極致化的產品和獨一無二的用戶體驗。而這種用戶體驗經濟也使得消費者更早的參與到產品的設計和銷售過程中。
舉例而言,互聯網創業公司河貍家以美甲為切入點,不斷橫向挖掘愛美中產階級女性的需求,從美甲美發到健身,一直在定義中產階級女性的新的生活方式。他們一方面解放了更多手藝人,使他們實現財務自由、時間自由,另一方面也為消費者提供極致服務,一站式的滿足他們對美的所有需求。河貍家經過短短一年半的上線運營,在2015年實現用戶總數超過250萬,手藝人數量近8000人,日均訂單近20000單,客單價超過150元的成績。名列2015年最受白領喜愛的上門服務平臺之一。
不僅僅是互聯網企業,對于傳統企業而言也應該努力提升用戶接觸能力,把服務體驗融入整個價值鏈中。傳統企業的核心是“制造”,而“制造”更多情況下僅是滿足客戶的要求而已,并沒有真正理解客戶或客戶背后的客戶,也并沒有真正專注于提升新的客戶價值。通過商業模式創新和產品科技創新,中國企業應該更加貼近消費者,并讓消費者能夠參與到產品的整個“創造”過程中,并讓消費者來告知他們的需求。
5.共享經濟
過去幾年,在不同行業都出現了共享經濟的商業生態,例如交通共享領域的Uber,住宿共享領域的Airbnb,物流共享領域的菜鳥網絡,服務共享領域的回家吃飯等等。
共享經濟商業模式代表的是一種從 “擁有”到“共享”的思維,這將繼續在未來中國的商業領域向全行業滲透。在不同行業中,共享經濟下已經出現很多商業模式的創新,不斷沖擊和顛覆傳統企業。比如Uber、滴滴出行、易到用車等挑戰傳統的出租車行業,小豬短租、Airbnb等挑戰房屋出租行業。同時我們也看到傳統行業和互聯網之間的共享經濟合作也逐漸升級。在汽車行業我們已經看到汽車生產商與互聯網公司之間類似的跨界合作伙伴關系在中國普遍存在:比如北汽集團和樂視網,北汽集團和滴滴快的,奇瑞、博泰公司(Pateo)和易到用車,寶馬和百度以及百度和優步。
盡管存在傳統行業競爭、安全風險以及相對滯后的政府監管等問題仍有待進一步解決,共享經濟類公司仍然在迅猛增長,并向更多行業滲透。共享經濟所帶有的去中心化的特質將有可能在未來影響可替代能源、大醫療、數字化制造業等行業,也將可能顛覆那些原本高度集中化的,有壟斷性的行業(比如能源業)。
2023-06-19 07:40
2018-12-07 08:52
2018-12-07 08:50
2018-01-30 07:11
2018-01-23 07:32
2017-12-22 09:00
2017-12-22 06:44
2016-12-13 21:22
2016-12-06 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