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三菱電機近日宣布開發一種新的人工智能(AI)技術,該技術具有預測能力,可以預測自動化制造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變化,并在運行過程中對設備進行必要的修正,從而避免不必要的停機。該項目是與日本最大的公共研究機構之一的國家先進工業科學和技術研究所(AIST)合作開展的。
新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還將顯示與推斷有關的操作可靠性水平,例如加工錯誤。有了這一點,該技術使設備的控制處于更適當的可靠性水平,使操作更加穩定、可靠和富有成效。
敏捷的操作要求為每個產品單獨調整設備。然而,人工做這項工作需要時間和金錢,導致生產力下降。
適應性強的系統
一個精簡的操作需要為每個產品單獨調整設備。然而,人工做這項工作需要時間和金錢,導致生產力下降。為了應對這一行業挑戰,三菱和該研究所開發了這項新技術,預計將在未來幾年內利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在工廠車間的增長。了解其主要特點。
速度--AI為工業自動化設備的動態控制進行高速推理
在使用工業自動化設備進行先進制造的工廠中,例如,帶有計算機數字控制(CNC)的切割機和工業機器人,它們的運動、操作速度、加速度等在操作過程中是不同的。在傳統制造中,熟練的操作人員根據各種規格調整操作參數,例如所需的精度水平。
三菱電機作為工業自動化解決方案的開發商,已經開發出一種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同時進行高速推理并實時控制工業自動化設備的運行。在該技術將其處理負荷降到最低的同時,它能夠實現高推理精度,同時指導工業自動化設備的控制。
適應性- 持續的學習過程,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工作流程
零件形狀在制造過程中可能發生變化,增加生產線時間或降低加工質量。此外,變化可能因部件而異,使工業自動化設備難以提前學習。然而,三菱電機的新技術允許人工智能在設備運行期間學習工作流程,然后根據需要進行實時調整。此外,該技術模擬物理現象,如摩擦,然后結合這些數學表達式,在操作過程中進行學習,從而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過程。
可靠性--人工智能根據可靠的推斷進行調整
人工智能進行的推斷必須是可靠的,以確保工業自動化設備的實時控制提供質量穩定和高效處理的產品。三菱電機的新算法通過學習每個過程和每個目標設備的機器特性來計算推斷的可靠性水平。通過使用這種算法來控制工業自動化設備,新的工業智能確保了高可靠性。
AI應用實例
為了測試新技術的適用性,三菱電機進行了一系列的測試。例如,其中之一包括開發一個估計機器人手臂負載的解決方案。
在這種情況下,各種負載參數被用來計算加速和減速速度,對此,人工智能利用機器人的信息,如電機電流、關節角度等,迅速推斷出數值和負載。除此以外,人工智能還計算出推論的可靠性等級--依次調整機器人手臂的加速和減速值。
在這種情況下,當使用推斷法來計算過程中的可靠性水平時,機器人的操作時間減少了20%。更重要的是,生產也獲得了更大的穩定性,因為只有在可靠性高的時候才會調整機器人。
在另一項測試中,三菱電機為數控切割機開發了一個糾錯解決方案。人工智能估計在恒定變化過程中由加工力引起的誤差,或切割機的當前位置與數值和指令之間的差異,即使在動態加工過程中也能進行修正。此外,人工智能錯誤推斷的可靠性水平是有指數的,以確保只有在信心水平被認為是適當高的情況下才會進行錯誤糾正。測試證實,與使用非人工智能支持的錯誤校正相比,加工精度優化了51%。低水平的可靠性可以通過機器學習得到改善。
這些只是在工業中利用人工智能、預測能力和機器學習的力量的幾種方式。隨著這一發展,預計三菱電機將以各種方式將新技術納入其設備和系統,提高行業生產力。
自2017年以來,該公司一直與日本研究所合作開發工業技術。
三菱物捷仕名稱的由來
LOGISNEXT是由物流(LOGISTICS)和未來(NEXT)兩個英文單詞合并而成,標志著三菱物捷仕持續完善服務體系,成為物流和物料搬運發展的未來。
歷史和傳承
公司成立于1937年,并于1939年開發了日本首臺叉車,從而奠定了公司的地位。之后的十年內致力于叉車事業的研發與調整,研制出更多不同類型與功能的叉車。
歷史傳承
MITSUBISHI LOGISNEXT 集團
企業理念
在全球廣泛的物流領域中,我們將持續為顧客提供解決方案,為創造未來做貢獻
MITSUBISHI LOGISNEXT 集團
經營方針
致力于全球的環境保護,為地域社會的持續發展做貢獻尊規守紀,誠實且公正地開展事業活動在安全是一切根基的理念之下,時刻將【安全第一】銘記于心致力于每日鉆研,持續追求被世界認可的品質憑借多年累積過硬的技術本領,為物流領域的未來創造全新的價值為所有物流領域的顧客提供滿足需求的商品及服務
2025-04-28 12:42
2025-04-28 12:41
2025-04-28 12:41
2025-04-28 12:40
2025-04-28 12:40
2025-04-28 12:39
2025-04-28 12:39
2025-04-28 12:38
2025-04-28 12:38
2025-04-28 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