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至26日,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州舉辦。曠視在物流場景下的創新實踐和成功應用——“曠視X徐福記智造工廠應用案例”,入選大會公布的人工智能企業典型應用案例。曠視合伙人兼總裁付英波發表主旨演講,以智慧物流為切入點,探討人工智能如何為生產場景帶來變革。
曠視合伙人兼總裁付英波受邀出席并發表主題演講
以人為本 生產場景迎接智能化升級
在付英波看來,從不同領域和維度討論人工智能都離不開“以人為本”的核心,以人為軸可以劃分出生產、生活和生態三大場景。其中,生產場景直接或間接影響著人的工作和生活品質。作為基礎設施的存在,物流不僅影響著每個人的生活,同時它的智能化探索之路,也承載著人工智能在各個生產場景和產業落地的光榮與夢想。“十四五”規劃多達20處與“物流”直接相關,物流行業正處于智能化升級浪潮之中,行業增速和升級空間巨大。當前,傳統技術已經無法應對現有挑戰,系統需要足夠的算法和算力支持。AI正在成為智慧物流發展的新引擎。在物流各環節應用AI方面,直接影響終端消費者體驗的兩大環節——倉儲與運輸環節占比較大,根據相關研究報告顯示,兩者占比之和超過80%。
圍繞硬件、系統和應用 AI多維度賦能物流
付英波表示,目前AI+物流已有不少成功實踐,正從硬件、系統和行業應用層面全面賦能物流。
硬件方面,以AI賦能機器人為例,激光+視覺融合的SLAM(即時定位與地圖構建)技術可以讓機器人在無信標的情況下實現定位導航,智能避障確保復雜產線場景中的人、貨、設備的安全;在機器人與產線或工作站對接時,做到高精到點,確保作業的穩定、可靠;智能導航更加靈活、安全和高效。
同時,人工智能正在幫助物流系統不斷優化:快速集成智能物流裝備與物流、生產業務,提供規劃、仿真、實施等端到端解決方案,以AI能力通過物聯網技術連接物流各環節。
此外,在行業應用方面,曠視正積極探索AI在入庫出庫、生產質檢等環節的應用。如在醫藥圖像識別復核方面,深度視覺識別技術自動識別單據、貨物上的生產批號、注冊證號等關鍵信息,提升準確性和效率。
實踐之中,曠視也深刻認識到,在日益復雜和多樣的物流產業需求面前,沒有一家企業能夠獨自處理好全部需求,通過合作實現優勢互補、資源互惠、多方共贏是必經之路。付英波在演講最后表示:“呼吁和期待更多企業機構加入到行業共同體之中,聚各方力量共創AI+物流新業態,助推產業升級,造福社會大眾。”
2025-04-28 12:42
2025-04-28 12:41
2025-04-28 12:41
2025-04-28 12:40
2025-04-28 12:40
2025-04-28 12:39
2025-04-28 12:39
2025-04-28 12:38
2025-04-28 12:38
2025-04-28 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