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行業在遭遇其最嚴重的噩夢之前已經面臨著深刻的破壞,那就是全球冠狀病毒大流行。在尋求適應“新常態”的過程中,有些人可能忽略了一個領域,那就是環境。
最近,人們對地球可持續性的意識日益增強,尤其是在我們瞥見了沒有正常快速發展的人類活動的情況下我們的世界將會如何。盡管有許多關于野生動植物重獲城市的高聲傳說,在通常擠滿交通的道路上發現了狼、鹿和袋鼠,但其中一些被證實是真實的。
短短幾周內發生的事情使我們所有人都懷疑,也許我們的行動是否真的能真正改變我們的環境。消費者正在調整他們的購買習慣,并且企業有機會采取初步步驟,朝著可持續的供應鏈邁進,這也許是在技術進步的幫助下。
瞬息萬變的世界中的供應鏈可持續性
封鎖和勞動力短缺造成的多重破壞似乎并沒有減慢供應鏈行業的增長。隨著我們繼續生存并通過疫苗找到治療方法,我們將繼續保持領先和中心地位,到今年年底,全球供應鏈和物流行業市場的收入預計到今年年底將達到2660億歐元,增加近4000億歐元。
隨著N95口罩、衛生紙和其他需求商品的供應鏈成為焦點,全球消費包裝商品(CPG)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0年的16.02億歐元增長到2026年的19.13億歐元,CAGR在2021-2026年期間的增長率為3.0%。
供應鏈和環境問題
由于供應鏈大規模消耗資源,它們在全球碳排放量中所占比例過高。統計數據顯示,CPG公司向大氣排放了大約330億噸二氧化碳,相當于全世界排放總量的66%。與此同時,Mckinsey認為,超過80%的溫室氣體排放和超過90%的對空氣、土地、水、生物多樣性和地質資源的影響都是由CPG公司的供應鏈造成的。
在CDP發布的《 2020年全球供應鏈報告》中, 8033家披露信息的供應商報告其供應鏈排放量平均比其直接運營產生的排放量高11.4倍,是先前估算的兩倍多。該報告還強調,盡管在可持續發展挑戰和上游排放方面數據驚人,但只有三分之一的供應商正在采取行動并與參與其供應鏈,比2019年減少了2%。
供應鏈的可持續性有多重要?
一個可持續的供應鏈是一個確保在其整個供應鏈周期(從產品設計和開發到材料選擇、制造、包裝、運輸、倉儲和分銷,再到消費、退貨和處置)中減少環境影響、更好地保障人權和道德工作實踐的供應鏈。顯然,對于大多數組織而言,供應鏈對環境和社會的影響遠遠大于其運營的任何其他部分。
此外,據統計,預計到2025年,大約有20億人將加入全球消費行列,他們更加了解和關注可持續發展,并渴望支持可持續的產品和服務。在2019年對1500多名參與者的調查中,在選擇零售商時,交付速度是所有其他因素中最重要的。然而,在許多其他調查中,數據表明客戶愿意付出額外的努力和溢價,以確保綠色物流實踐和透明的供應鏈。一些人可能會說,可持續采購越來越成為個人的當務之急,而不是一種選擇。根據Cone Communications CSR研究,多達88%的受訪者更有可能忠于表現出強烈社會和環境責任的公司。
可持續和透明的供應鏈實踐的聲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可以使企業在困難時期具有競爭優勢。如果在可持續性問題上的記錄不佳,這些趨勢肯定會影響公司的成長。
技術的未來作用
技術的發展極大地改變了供應鏈功能的執行。顯而易見的是,某些技術將在供應鏈可持續性戰略中發揮加速作用,提供實時跟蹤和分析以及對公司整個供應鏈運營的深度和端到端可見性,包括最遙遠的低層供應商。
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
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正在改變所有行業,供應鏈行業就是其中之一。到2027年,供應鏈市場中的AI預計將達到180億歐元,在2019-2027年期間的復合年增長率為39.4%。這些技術允許管理和分析整個供應鏈中的多個不同的數據集,用于同步模式和協同運輸等。這意味著通過在整個運輸過程中使用實時數據系統,該算法可以選擇并繼續轉換為可能的最具成本效益和環境友好的交付方式。
事實上,根據普華永道(PwC)和微軟(Microsoft)的數據,人工智能可以幫助在2030年將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4%——相當于24億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然而,根據最新的MHI行業年度報告,在接受調查的1001名制造業、運輸業和其他行業的供應鏈專業人士中,只有12%的人目前在運營中使用人工智能。原因可能是缺乏技術人才或無法正確管理數據。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
2025-04-07 12:08
2025-04-07 12:07
2025-04-07 12:06
2025-04-07 09:52
2025-04-07 09:49
2025-04-07 09:43
2025-04-03 09:11
2025-04-03 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