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夏晶瑩
當傳統制造業與智能化激情碰撞,帶來的變化令人驚喜更令人驚嘆——車間里鮮見工人,取而代之的是機器有條不紊地高速運轉,帶來的是產品品質更優、產能更大、生產效率更高,以及訂單更多和市場競爭力更強。
尤其是去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更讓我們重新審視智能制造的魅力和價值,看到精密智控的作用和意義:越是智能化水平高的地區,復工復產的速度就越快;越是智能制造程度高的地區,受疫情的影響就越小。
近日,記者走訪我市部分企業,看到從機器裝備到生產環節再到全流程管理,全面導入智能制造給溫企帶來了怎么樣的獲得感。
下飯“神器”背后的高科技力量
在去年疫情期間一炮走紅的“小金碗”高湯,不少市民一定不會陌生。鮑魚、魚翅等各類食材燉出的“小金碗”,不僅方便食用、營養美味而且衛生健康、物美價廉,一時之間成為下飯“神器”。
用“白菜價”買到“高大上”的高湯,這背后是浙江百珍堂食品有限公司為其注入的“智能化”力量。
百珍堂負責智能化規劃建設等相關工作的劉常武告訴記者,2018年,百珍堂投資1.3億元,建設了一條年產2萬噸高湯全自動智能化生產線,在熬煮時間縮短75%的前提下,高湯里的營養含量和鮮味物質含量反而提高。
與此同時,配備AGV小車、機械手自動化投料系統、蜘蛛手及機器人碼垛系統等智能裝備的封閉式生產線,在湯汁提取、中控、清洗、碼垛、速凍等八大核心環節,全部實現智能化管理、無人化生產,讓生產更安全、衛生、高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沒有增加廠房面積的情況下,產能和效益提升了50%。
據悉,這套“高湯制造系統”項目獲得了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并獲評國家科技部“科技助力經濟2020”重點專項項目。
同樣的,位于平陽的浙江三星機電股份有限公司也在智能化改造中受益匪淺。去年,三星機電與溫州大學激光實驗室合作,投入4000多萬元進行改造,每一條離合器組裝生產線上設置12個監測點,可實時在電子看板上檢測脫水啟動力矩、滾邊厚度等5個關鍵性指標,一旦有不合格指標出現,生產線立即報警。
“發現不良產品,可以及時拿出來返修或者報廢,不會流到客戶手中。原先我們的產品合格率是96.14%,現在一舉提高到99.11%。”浙江三星機電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制造部部長宋進步說。在此基礎上,三星機電的市場占有率提升了近10%。
高效流水線出產的高質量鞋服
走進百速鞋業二樓的生產車間,一條現代化高端全自動流水線躍然眼前。在流水線的源頭,一雙雙鞋幫經過電腦360度掃描后開始進入流水線,全部操作工序都由智能機器手來完成。
2019年,隨著智能流水線在百速鞋業“上線”,原本“各司其職”的定型、整理、注塑三條流水線,合并為一條,直接為企業節省空間三分之一;在減員20%的前提下,產能提升35%;同時,產品合格率從原先的85%躍至98%。
“通過智能化改造,我們將一些工藝要求較高的技術崗位,改由機器人進行處理,成效十分明顯。”車間相關技術人員以“起毛機器手”為例告訴記者,制鞋過程中,起毛質量與鞋子質量息息相關,智能化改造之前由人工完成起毛工序,用量與均勻度難以達到質量控制的要求,而機器人上崗后,生產更穩定,合格率大幅提升。
更值得一提的是,“智能化”還成為百速鞋業的“實力擔當”,為百速吸引了不少訂單、開拓了更廣闊的市場。一海外客戶來瑞安考察時,被百速鞋業的智能化流水線吸引,大感興趣,當即下單4000萬元。
智能化改造給服裝企業報喜鳥帶來的是“大規模個性化定制”。通過智能制造,實現了產品的柔性化生產;通過定制云平臺,實現“一單一流、一人一版、一衣一款”的全品類模塊化客戶自主設計,克服“個性化”中質量和效率的矛盾;另外,通過數據云中心,整合服裝行業大數據,打通上下游生態產業鏈……得益于這些布局,報喜鳥實現產與銷之間的無縫對接,一舉打破服裝行業高庫存、低周轉、高渠道成本的瓶頸,大大壓縮成本、提升效益。
正泰集團投入2.3億元進行智能化改造,單線用工數從970人減少到211人,自動化率達到97%以上;凱泉集團通過價值流分析、規劃制程物流鏈,打破以往的場地布局,實現物流從工廠毛坯入口到成品出口的環形流動,避免物流交叉重復,物料流動時間節約15%……智能化改造正為溫企帶來越來越多的紅利。
2025-06-17 09:14
2025-06-16 16:24
2025-06-16 16:19
2025-06-11 06:59
2025-06-11 06:57
2025-06-10 09:47
2025-06-10 09:45
2025-06-09 15:28
2025-06-09 15:27
2025-06-09 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