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巨人的肩膀,群智團隊不負國家重托
受2020年疫情影響,項目群研制時間被大大縮短,本就困難重重的系統研發、海試工作難度系數再次升級。群智團隊共20余人,平均年齡只有26歲,但這群年輕人為了科研不怕吃苦的拼勁讓老師們十分感動。“團隊中很多研究生從2020年6月一直到海試結束的200余天,僅僅休息過幾天,有的研究生為了完成任務幾次將手術延期。”受任務復雜性、環境不確定性影響,試驗中集群系統遇到了很多突發局面,但為了順利完成科研任務,團隊克服烈日暴曬、海況惡劣、水土不服等困難,始終堅守在科研一線和試驗現場,不負國家所托順利完成了科研任務。
部分哈工程研發及海試人員合影
經過近兩年的攻堅克難,他們突破了信息共享、協同感知、敏捷編隊、協同決策、人機協同、作業策略、系統集成等核心關鍵技術,成功研制出具備多協同任務模式、多智能模態、彈性可重構的海洋機器人集群智能協同技術演示系統,有力推動了海洋機器人集群智能協同的理論創新及技術發展。
未知非結構化環境中典型任務的海上演示(2021.2)
“我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據決策項目負責人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工程學院李曄副院長介紹:“我國第一代智能水下機器人名叫‘智水’,是水下機器人的奠基人哈爾濱工程大學徐玉如院士帶領團隊嘔心瀝血澆灌而來。所以我們給新一代海洋機器人集群智能協同技術演示系統取名為‘群智演示系統’,寓意著傳承和群體智慧,從‘八五’到‘十三五’,一代代哈工程人傳承著前人為國效力、矢志不渝的拼搏精神,推動我國智能海洋機器人技術研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圖片由哈工程項目團隊提供
通訊員 朱虹 科技日報記者 李麗云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
2025-04-07 12:08
2025-04-07 12:07
2025-04-07 12:06
2025-04-07 09:52
2025-04-07 09:49
2025-04-07 09:43
2025-04-03 09:11
2025-04-03 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