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雙十一,比以往來得早了一些。作為萬千“尾款人”中的一員,小王驚喜的發現,從付完尾款到收到貨物,間隔時間又縮短了。這要放在古代,人們可能無法相信,原本需要快馬加鞭的貨物,在現代社會竟然能朝發夕至。今天我們就來與大伙兒聊聊,究竟是什么黑科技,讓一切都變得如此高效?
物流業的演進:從高速到高效
無論是八百里加急還是舊時代的加急信,古往今來人們對于物流最大的訴求,無非都在一個“快”字。但對于“快”的理解,或者說實現“快”的方式,以前和現在卻已大相徑庭。一開始,所謂對“快”的追求,多數聚焦在前端。
就像提到八百里加急,送信的人一開口總會強調又“跑壞了幾匹快馬”;到了90年代末,民營物流開始抬頭,大多數也都還是前端的交通競速。例如在物流主題電視劇《在遠方》中,主角成功拿下第一筆重要交易,就是因為找到了能夠運貨的飛機。
當貨物數量越來越多,倉儲壓力也隨之加大。因此,是否能夠在“起跑線”開始就實現高效運作,將影響現代物流全鏈路的效率水平。就目前來看,物流行業所面臨的挑戰主要在于設備的海量規模和系統的柔性離散,并且對高可靠規劃、精準化系統、高效能裝備有迫切需求。
智慧物流已經成為行業實現高效發展的大方向。“智慧”一詞其實代表了兩個方面——“智”是設備的全面感知化,“慧”是系統協同的自主化。兩者的融合,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智慧物流。
在這個過程中,能夠自我學習、自我修正算法策略的AI技術優勢越發顯著,AI正在成為智慧物流發展的新引擎。
解決方案,其中包括河圖系統、全系列機器人及智能物流裝備,能夠實現設備和系統層面的深度融合賦能。
機器人作為產線中的前線員工,也是AI技術融合智慧物流的直觀載體。(點這里,認識曠視機器人天團“物流七子”)
大家好,我們是曠視機器人天團“物流七子”~
曠視CeMAT展臺:箱式四向穿梭車密集存儲+貨到機器人揀選+AMR搬運解決方案
對于機器人來說,雖然渾身上下都是黑科技,但要想在復雜的產線環境中自由穿梭,讓貨物流轉更加高效,最重要的還是得有個“好眼神”,而SLAM技術可以幫助機器人解決這個痛點。此次CeMAT期間,我們也展出了搭載曠視SLAM(即時定位與地圖構建)技術的機器人。
用一個通俗易懂的說法來解釋SLAM技術對機器人的賦能,可以說SLAM技術是機器人的“眼睛”,幫助機器人看清周圍的環境,精準確定自身位置,能夠適應愈發復雜多變的物流作業環境,實現更加高效的作業流程。
2025-04-29 22:24
2025-04-29 22:23
2025-04-29 22:22
2025-04-29 22:22
2025-04-29 22:21
2025-04-29 22:20
2025-04-29 22:19
2025-04-29 22:18
2025-04-29 22:17
2025-04-29 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