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觀眾與智能機器人小飛互動
深圳教育不斷實現突破,教育信息化帶來大飛躍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沈婷婷
幾個小朋友圍在一起,看著一輛無人駕駛的黑色小車,沿著既定路線自如地完成轉彎、行駛等動作,途中還能根據遇到的模擬路標自行做出應對判斷……第三屆深圳教育裝備博覽會上的這一幕,說明所謂的“教育裝備”,早已不再僅僅是提升教學環節效率的“輔助”角色,而是日漸轉變為了“教學內容”本身。在被劃為經濟特區的40年間,深圳的教育也隨著經濟、科技的發展一同騰飛。快速發展的背后,一方面是“人才強教”戰略的最直接助推,另一方面則是堅定推進教育信息化帶來的教學效率大大提升。
從經驗為王到數據驅動,個性化教育從概念走到落地
“20年前我們去北京、上海、蘇州等地的學校考察,上海就已經有了教育信息化相關課題,叫‘信息化與學科整合’,那個時候就能感受到我們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深圳人敢闖敢干,看到差距后我們快速地向先行者學習。尤其是這幾年,深圳在信息化、現代化教育方面發展很快。”深圳市寶民小學校長楊君輝表示。
自稱“老深圳”的楊君輝從教已達27年之久,當年的這些經歷為他后來堅定推行智慧教育埋下一粒種子。
無獨有偶,深圳育才中學校長鄭春華回想當初引進人工智能智慧教育系統的初衷:“大家一直提‘因材施教’‘個性化教學’,這些理念提了多年但實踐不盡如人意,原因很簡單,一個老師哪里顧得了幾十個學生?”
智慧教育可以多維度記錄學生的成長軌跡,老師對于每個學生的個性、學習過程、學習成效都能有更全面了解,從而為學生“量身定制”教學方案。
在教學場景下,“經驗為王”的時代已經過去。即使缺乏經驗的年輕教師,也可以借助系統發現每個學生的學習問題所在。不僅如此,每個老師用智慧教育系統在備課、改作業、批試卷節省出來的時間,都可以更多用在觀察、思考、研究不同學生的個性化教學方案中,這意味著個性化教育已經開始從概念走向落地。
記者了解到,早在2015年12月,深圳市就與科大訊飛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后者通過人工智能全面賦能深圳發展。這套產品后來被整合為因材施教綜合解決方案,實現了學生、老師、教育管理者三贏的局面。
從學業成績到全面發展,“人才強教”是關鍵保障
智慧教育提升教學效率的同時,也給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了更多可能。在深圳特有的科技氛圍里,創客教育發展起來,并走到了全國前列。
當小觀眾在第三屆深圳教育裝備博覽會上體驗無人駕駛車時,展會的另一邊,智能機器人小飛正在對一個小朋友做出回應。只要輕拍小飛的頭,它就能通過聲音和圖像識別完成互動,無論是路線導航還是背古詩、解釋詞語含義,小飛都可以對答如流。
學生通過這樣的交互方式,不僅能夠對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建立基本認知,還可以學習人工智能的基本知識,甚至參與AI+興趣特色課程親手設計智能機器人的運行程序。
這個學期,寶民小學與科大訊飛的合作已經落地?!拔覀円诘谝徽n堂中開展普及教育,在第二課堂中開展提升工程?!睏罹x說,“第一課堂是從一年級的啟蒙教育到三年級的通識教育,給每個孩子普適性的人工智能、編程的學習機會。第二課堂,則是用社團的形式在高年級中選拔一些對計算機、科技有濃厚興趣的孩子,進行更為復雜的編程學習。”
目前,寶民小學有10名信息技術老師,其中4名是碩士學歷,大都來自重點大學的對口專業。
外引內培攬人才,智慧教育助力高效教學
用優惠政策招攬全國教育人才的同時,深圳也在積極推動本地高校的建立和發展,為包含教育、科技在內的行業培養現代化人才,讓智慧教育在高校中扎根。以深圳技術大學為例,他們引入科大訊飛的掃描閱卷系統,學生考完試之后,答題卡統一被掃描并電子化,老師可直接在移動端批閱。經過兩年的應用,現在深圳技術大學在這一方面已經進入了常態化使用的階段,覆蓋的課程范圍也從英語、德語逐漸擴展到思政課程,今年還將拓展到理工科。
除了財政投入之外,深圳對于高等教育的重視程度在政策層面也得到充分體現。2016年,深圳市政府發布《關于加快高等教育發展的若干意見》,計劃到2025年將擁有高校20所左右,全日制在校生約20萬人,3~5所高校綜合排名進入全國前50名。
2025-04-24 08:29
2025-04-24 08:26
2025-04-24 08:25
2025-04-24 08:24
2025-04-24 08:24
2025-04-24 08:23
2025-04-24 08:22
2025-04-24 08:21
2025-04-23 11:50
2025-04-23 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