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中心AGV技術創新黨員突擊隊經過不斷地努力攻關,成功實現了第二代外抱式AGV自主導航存取車功能。
為了推動第二代外抱式AGV技術研發工作平穩、有序、高質量的開展,在各級領導的關心下,研發中心組建了AGV技術創新黨員突擊隊,成績的取得有賴于我們擁有這樣一支優秀的團隊,第二代外抱式AGV技術團隊是一支年輕化、技術型、創新型的團隊,團隊由7名黨員組成,平均年齡33歲,全部為研究生學歷,高級工程師1人,主任/副主任設計師3人。下面就讓我們給您介紹一下這些努力拼搏的黨員突擊隊隊員。
“領航人”:蔡 虎
負責AGV總體技術方案制定與總體進度推進協調等工作。項目總體技術方案、技術指標、技術協議制定是一件專業性非常強的工作,而抓總協調管理、現場協調以及進度管控對總體協調能力要求非常強,同時也是一件非常繁瑣的事情,他幾乎每天都是在現場、開會、出差的路上,認真負責每一件事情。“態度決定一切,責任成就一切”是他的人生信條,他常用來勉勵自己和他人。自從他擔當AGV總體這一年來,就沒有好好陪伴過家人過過一次舒心的節假日,春節假期開車回家,湖北武漢突發疫情,雖然他的老家也在湖北省境內,但老家城市還沒有被疫情波及到,他為了防止因疫情波及到老家而影響返京時間,進而影響到復工時間,他在開車到家的第二天就離開了湖北老家返京,隔離了14天按時復工上班,在上班期間還拍著胸脯心有余悸的說“幸虧早點返京了,要不然回不了北京,耽誤工作了”。
“掌舵手”:盧揚揚
負責電控系統總體技術路線制定及車控動力系統研發等工作,技術路線是整個項目的順利實施的保障,車控動力系統是AGV的“雙足”。他是AGV電控系統的“頭羊”,帶領著大家將整個AGV的電控系統從無到有、從元器件參數選型到功能模塊設計,一點一滴的研發成產品。他是整個團隊里最辛苦、最忙碌的一個人,自從進入總裝之后他就幾乎沒有休息過一天,幾乎每天都是團隊里面最后一個下班的人。為了推薦項目進展,春節回家的火車票定在了除夕當天,后來因為疫情怕返京后隔離影響到項目工作進度,又取消了回家的車票,只有他的父母回來老家過年了。他又利用春節假期重新梳理了項目計劃以及關鍵點和難點。春節后由于家里2歲大孩子需要父母回京照看,而家里有外地返京人員,其本人需要隔離14天,他又為了不影響項目進度,主動搬到了廠際宿舍入住和家人隔離了兩周,他在工作中團結互助、任勞任怨始終戰斗在科研一線,表現出優秀的思想素質和出色的工作能力。
“動力師”:張志民
負責AGV電源系統開發和維護、激光雷達防撞系統研究等工作,電源系統是AGV的“心臟”,激光雷達防撞系統是AGV的“眼睛”。電源系統是整個項目中的一個全新的研究課題,在該領域的研究是一片空白,他主動承擔起電池系統研究工作,在該項目研究測試過程中出現很多問題“例如低溫保護,突然斷電等問題”,他都是第一時間對故障進行排查,問題不解決決不罷休,尤其是有一次AGV測試過程中出現電源突然不供電問題,導致測試無法進行下去,他整整一天一夜不眠不休對電源系統斷電問題進行排查,保證了第二天AGV的測試工作繼續進行。在AGV的調試過程中都有他的身影,后期進行路試試驗的時候有一天,看到AGV路試都很順利,他就向組里請假說家里有點事情提早回去了,當他還沒到家接到電話說電池不供電了,他在電話里指導大家排查,但是故障一直沒有排除,項目負責人說明天再來解決吧,誰也沒有想到還沒到半小時他已經出現在廠區了,他二話沒說直接對電池拆卸進行排故,一直到夜里10點多了,將故障排除,這時候大家都松了一口氣,聊起了天,才知道今天是他女兒過3歲生日,還沒到家接到電話說電源系統出現故障,這時候他僅僅給家里打了一個電話對女兒說了一聲“生日快樂”就趕了回來。
“監測師”張 明
為了增強AGV控制系統的攻關力量,他應邀加入到AGV團隊,負責AGV控制器精度算法及AGV運行姿態監控界研究等工作。控制器精度是涉及到AGV運行的安全性,如果精度控制不好會導致取車或行走偏離軌跡,發生碰撞事故。控制器精度算法涉及到的相關理論非常專業,為了找到可行性算法,他每天都要翻閱查看大量的書籍,進行大量的理論計算,自從加入到AGV團隊后,他的辦公桌上永遠都放著一大摞書籍和計算筆記,每天都對相關理論研究很晚才下班回去,而他的孩子出生沒有多長時間,還在嗷嗷待哺中,天天下班回家給家里做好飯之后就趕回單位加班,為了啃下這塊硬骨頭付出了很多很多,尤其是對家庭的照顧方面,當AGV路試試驗過程中進行存取車以及行走精度達到技術指標時候,他長長的松了一口氣,說一句“真是太不容易了”。
“骨骼師”:劉少欣
負責AGV結構設計及優化等工作,結構是AGV的“骨骼”。第二代外抱式AGV結構設計工作是由另一位設計師主抓,由于該設計師崗位調整,導致二代AGV結構設計無法進行,此時她臨危受命接下了二代AGV結構設計工作,此時她已經承擔了第一代潛入式AGV結構設計工作,她為了保證項目節點,幾乎天天加班,沒有休息日,設計完成還要出差去生產家進行技術交底、指導生產工藝,總裝調試也需要她現場指導,后期外場測試也有她的身影,需要她對結構進行優化改進。為了安心工作,她將自己2歲大孩子送到了老家,孩子在老家和媽媽的視頻中,經常問的一句話是“媽媽,什么時候能過來接我回家呀”。
“規劃師”:張丹丹
負責AGV調度系統等工作,調度系統是AGV整體項目中的一個核心系統,是AGV的“中樞神經”。AGV項目在開展之處,便遇到調度系統開發難題,此時她是一個2歲大孩子的母親,丈夫經常出差在外,無法照顧家庭,她為了推進項目進展,勇于擔起了調度系統的開發工作,用了半年的時間獨立完成了從調研、確定目標、架構到算法等系統搭建工作,AGV能實現自主規劃路徑行走,她功不可沒。
“抓舉師”:王 娟
負責AGV導航系統及夾抱升降系統等工作,導航系統是AGV的眼睛,夾抱升降系統是AGV的手臂。在承擔AGV項目時,她是一個2歲大孩子的母親,需要她來照顧家庭,盡管如此,她為了保證項目順利實施,她白天對夾抱升降系統和導航系統進行研究,到了晚上加班進行導航和夾持精度調試工作,甚至周末都在加班工作。在項目進展到后期測試階段時,將晚上加班和周末上班當成了慣例,夜晚中的她就像星空中閃亮的星星一樣,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2025-04-29 22:24
2025-04-29 22:23
2025-04-29 22:22
2025-04-29 22:22
2025-04-29 22:21
2025-04-29 22:20
2025-04-29 22:19
2025-04-29 22:18
2025-04-29 22:17
2025-04-29 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