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遞行業中,暴力分揀行為廣受詬病,不僅傷害了消費者的權益以及信任,由此導致的貨損賠償對企業來說也是一筆損失。盡管各家快遞公司均有自己的內部分揀流程,但一些規范很難落到實處。在快遞業海量增長的情況下,出現暴力分揀、野蠻裝卸現象,并非僅是疏于管理的問題,技術保障顯得尤為重要。
告別“暴力分揀”,人才是第一要素??爝f行業所需的勞動力,不僅要具備物流工程或物流管理專業素養,還可能涉及市場營銷、電子商務、交通運輸等專業知識。物流各功能崗位的操作人員須掌握物流運輸、倉儲、包裝、裝卸等方面的知識并能熟練運用,才是稱職的“快遞員”。我國快遞用戶日漸增長,但這些急需的人才相對短缺。快遞業規范化、轉型升級,說到底還得有人才。
告別“暴力分揀”,管理不能全憑人工。采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形成優良的分揀管理模式,才能對行業有效規范。如已經研發成功的“違規操作AI智能識別系統”,能對監控視頻實行24小時實時行為分析,自動識別揀貨員在揀貨過程中出現的扔、拋、推倒、用力踢等暴力分揀行為,自動輸出暴力分揀片段及發生的時間和地點。有了“數智化”監管,不僅能大量減少人工成本,還可有效提高監管的剛性。
告別“暴力分揀”,手段須換擋升級。快遞業單靠接收與送達這樣的體力勞動,很難適應市場需求。要想讓快遞又安全又迅速,智能機器人、分揀自動化流水線等高科技裝備已不可或缺。例如,某公司的自動分揀系統,可以將包裹分揀準確率從全人工分揀的80%提高到99.9%以上,分揀效能提升4倍。推進快遞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智能化是不可少的幫手。
2025-03-31 15:35
2025-03-31 15:33
2025-03-26 11:46
2025-03-26 11:45
2025-03-25 08:58
2025-03-24 11:41
2025-03-20 13:44
2025-03-17 12:35
2025-03-12 17:36
2025-03-12 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