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電商、快遞等行業的快速崛起,為物流行業創造了良好的發展機遇。但與此同時,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也使得這個高度依賴人力的傳統行業面臨嚴峻挑戰。在業界看來,依托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打造“智慧物流”,已經成為物流行業轉型升級的大勢所趨。
物流智能化獲得了來自政策面的有力支持。2017年出臺的《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對智能制造關鍵技術裝備的率先突破提出要求,其中包括了提升高速分揀機、多層穿梭車等物流裝備的智能化水平,實現精準、柔性、高效的物料配送和無人化智能倉儲等。
在產業政策引導和市場需求驅動下,高科技逐漸滲透倉儲、運輸、配送等產業鏈各個環節,通過對物流行業的“改造”,助力后者降本增效。
叉車司機長時間工作難免出現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無人駕駛叉車可以始終保持高效、穩定、精準的工作狀態。經過多年探索,無人駕駛叉車的綜合效率已具備向人類駕駛員“挑戰”的實力,其多機調度、多車協同、行走路徑優化等優勢,對于物流倉儲企業而言具有重要意義。
無人倉、無人叉車、無人機……各種與“智慧物流”相關的新技術、新設備次第亮相,創造出令人驚嘆的應用場景。繼首個無人分揀中心落戶江蘇昆山后,京東聯手多家車企打造的無人駕駛輕型貨車悄然亮相。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社會物流總費用高達12.1萬億元。“全球最大物流市場”對智能化的旺盛需求,也吸引著全球業界的目光。
2025-04-29 22:21
2025-04-29 22:19
2025-04-28 12:37
2025-04-28 12:24
2025-04-24 15:08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