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業面臨著全球產業結構調整帶來的全新機遇和挑戰,中國制造作為后金融危機時期的新出路。所謂工業4.0也即“第四次工業革命”,特點是自動化、虛擬化、智能化。這一概念的提出,立即引發了眾多大企業的廣泛關注,智久作為資深工業自動化廠商,積極為制造業轉型升級戰略提供嶄新的思路。
不管在歐美還是中國,制造業都占據國民經濟重要地位,AGV的研發、自動化技術的創新和突破成為制造業的福音。眾所周知,中國是全球制造業較為發達的國家之一,其產業門類齊全、尤其是電子、化工、鋼鐵等部分產業在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但技術較為落后,隨著國際分工體系的變化,尤其是在來自人工成本等因素以及逐漸復蘇的美國制造業的“夾擊”下,當前中國制造業增長乏力,面臨著競爭力下滑的挑戰,迫切需要新的發展戰略。而“工業4.0”概念的出世,恰恰為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絕佳的方向。
工業4.0的提出,同樣也給智久提出了挑戰。我們作為信息科技弱國,但具備強大制造業裝備產業基礎和信息科技業融合的基礎。智久也在為“制造業4.0”而努力,促進制造裝備與信息技術相融合,從而激活制造業,甚至創造出新產業,提升制造業的競爭力。智久機器人通過智久產品在各個行業的應用得出經驗,這些都與當前德國等國家通過智能生產方式升級制造業的大趨勢相吻合。
智久助力制造業的升級堅持基于中國國情出發。畢竟德國的產業地位、企業類型、營商環境、技術儲備等諸多方面都有較大區別,完全百分之百的“拿來主義”,只會導致“水土不服”。因此,智久特意提出了“制造業裝備4.0戰略”的提法,意味著并非原封不動地復制德國“工業4.0”的全部理念。尤其是在戰略執行上,充分考慮到中國中小企業生產效率相對較低、技術研發實力不足的特點,采取了大企業示范效應帶動中小企業,采取局部實施逐漸擴散的“漸進式”推廣策略。
再次,注意引導企業在“制造業裝備4.0”戰略實施中起關鍵性作用。智久認為,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大企業是“主力軍”,而政府的作用主要體現在致力于搭建環境,提供政策性傾斜。智久通過模塊化智能工業局部實施示范,引導企業通過對智能工廠、融合新興產業等的投資。
最后,高度重視提升智久的“軟實力”,加大信息技術研發力度,將其作為核心競爭力、應對競爭的主要手段之一。針對當前中國制造業在工程工藝、設計、軟件服務、關鍵材料和零部件研發、人員儲備等領域的薄弱環節,大力投入,以取得重要突破,盡快縮小與相關技術領先國家的差距。
智久希望為中國制造業未來10年設計提供底層規劃指導,以達到2025年基本實現工業智能化,邁入智造強國行列的目標。
2025-06-17 09:14
2025-06-16 16:24
2025-06-16 16:19
2025-06-11 06:59
2025-06-11 06:57
2025-06-10 09:47
2025-06-10 09:45
2025-06-09 15:28
2025-06-09 15:27
2025-06-09 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