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頻識別技術在顯示生活中的應有不少見,基于RFID技術的停車場管理、門禁管理、樓宇定位跟蹤、倉庫管理等都用到了有源RFID技術。有源RFID,又稱為主動式RFID(Activetag),依據電子標簽供電方式的不同進行劃分的電子標簽一種類型,通常支持遠距離識別。電子標簽可以分為有源電子標簽(Activetag)、無源電子標簽(Passivetag)和半無源電子標簽(Semi-passivetag)。有源電子標簽內裝有電池,無源射頻標簽沒有內裝電池,半無源電子標簽(Semi-passivetag)部分依靠電池工作。
與無源RFID技術相比,有源RFID技術有著無可比擬的優點,如識別距離遠、傳輸數據量大、發射功率小、可靠性和兼容性好等。而隨著技術的快速發展,有源RFID價格相對昂貴、使用壽命較短等缺陷被不斷克服,在不久的將來,它將會被更廣泛地應用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形成一張便捷、高效、無處不在的感知網。
然而,有源RFID行業從2004年的星星之火到如今大量企業蜂擁而上,市場規模增長的同時也形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不少企業面臨銷售額上不去而利潤卻逐年下降的窘境,近些年頻發的價格戰顯然也不是行業持續發展之道。
一、技術的持續進步是破解有源RFID困局的“金鑰匙”
有源RFID是技術進步的產物,其發展的瓶頸也必須通過技術的進一步創新來破除,從而開拓一個新的發展黃金期。在當前條件下,電池與芯片等技術的進步可有效提升有源RFID性能。
有源電子標簽采用電池供電,低功耗是首要解決的問題。近年來問世的低頻觸發電子標簽,在125K低頻觸發范圍內才被激活開始工作,一旦離開觸發器區域標簽處于低功耗的休眠狀態,從而解決了電子標簽的大部分能源被浪費的問題,大大延長了其使用壽命。
有源RFID的成本相對較高一直是其最大軟肋之一,如今,具備更低能耗電路的紐扣電池已經適用于很多應用,而打印電池也證明了它的實用性。在未來,微型燃料電池、光伏電池及其它能源形式將獲得更多應用,毫無疑問這些電池技術上的進步將有助于降低有源電子標簽成本和縮小其尺寸,為多樣化應用開辟道路。
此外,隨著芯片技術的升級,如改進硅片的流程工藝、縮小版圖布局、使用功耗更低的電器元件,或者改進芯片材料,精簡編譯語言,可有效提高讀寫距離、增大存儲容量、縮短處理時間。
二、有源RFID和傳感器的結合是大勢所趨
2009年,物聯網概念橫空出世,已被國家納入十二五發展規劃。物聯網是什么?首先是感知萬物,然后是數據采集,網絡傳輸。有源RFID本質上是一種近程無線通信,而通信的本質是搭載信息,因此搭載的信息是否有價值,以及價值量的大小決定了有源RFID的價值和盈利空間。
今后,有源RFID將不再局限于只搭載簡單的ID號碼,而是搭載更多有價值的信息。以停車場管理為例,目前通常采用2.4G電子標簽和讀寫器配合來解決不停車出入控制,而這種模式存在諸多弊端,電池壽命短,跟車等問題都難以解決。而在加上125K低頻激活器以后,這些問題都迎刃而解,這是傳感器和有源電子標簽相結合的一個典范。125K激勵器不僅有地址碼作為識別,它同樣傳輸了電磁強度RSSI等信息,它的低頻觸發部分實際上就是一個磁場傳感器。
毫無疑問,將來有源RFID將和各種傳感器結合起來使用,發揮出更大的效能,從而開辟更廣闊的應用空間和市場前景。
三、有源RFID市場需求在國家政策推動下不斷升溫
自2010年物聯網發展被正式列入國家發展戰略后,我國RFID及物聯網產業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2011年4月,工信部、財政部設立物聯網專項資金,推動產業快速發展。到2012年,我國RFID市場規模已經達到236.6億元,位居世界第三。
2012年2月,工信部正式發布《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指明產業未來發展道路。在政府大力推動物聯網產業發展的背景下,國家的一系列促進政策成為我國有源RFID產業發展的強大動力來源。
比如工信部就在2014年物聯網工作要點中,將交通等重點領域的應用示范作為全年重點工作之一,要求開展1-2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車聯網新技術應用示范,包括導航定位、緊急救援、防碰撞、節能減排、非法車輛查緝、打擊涉車犯罪等,開展車輛識別及電動自行車智能管理物聯網應用示范及推廣。其他各部委也在合力推動RFID應用示范工程,智能電網、醫療健康等有源RFID相關重點應用項目數量明顯增加,范圍迅速擴大;人員定位、資產管理、工業管理等企業市場需求開始升溫,加上當前全國各地如火如荼的智慧城市建設,未來有源RFID產業將迎來快速增長期。
四、行業標準的統一有望減少有源RFID產品發展障礙
標準的不統一,使得各企業推出的產品不通用,無形中制造了產品發展的障礙。而今后,隨著標準的統一和國家有關部門、有識之士的努力推動下,這一狀況有望得到改善。
2014年4月,由我國提交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射頻識別(RFID)國際標準提案通過NP階段投票,獲得正式立項。該國標在國家標準《信息技術射頻識別2.45GHz空中接口協議》(GB/T28925-2012)基礎上修改完善并最終形成。
提案主要規定了工作在2.45GHz頻段的有源RFID系統中讀寫器與標簽之間的空中接口通信協議及工作方法,具有標簽存儲容量大、通信距離遠、安全強度高等特點,并首創將RFID技術與傳感器技術相結合,可實現對被測物體的無線傳感器監測和定位功能,是物聯網標準體系的基礎類核心標準之一,在集裝箱管理、資產監控、人員監控、車輛及船舶識別等復雜的有源RFID應用中具有廣泛前景,為產品標準化、應用規?;伷降缆?。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
2025-04-07 12:08
2025-04-07 12:07
2025-04-07 12:06
2025-04-07 09:52
2025-04-07 09:49
2025-04-07 09:43
2025-04-03 09:11
2025-04-03 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