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機器人的內存非常大,可以記住所有 Jeppesen 導航圖,這對于人類飛行員來說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近年來,人工智能 (AI) 和機器人技術都取得了重大進展,這意味著大多數人類工作可能很快就會被技術取代——無論是在地面上,甚至在我們頭頂上的天空中。
韓國科學技術院 (KAIST) 的工程師和研究人員團隊目前正在開發一種人形機器人,無需修改駕駛艙即可駕駛飛機。KAIST 電氣工程副教授 David Shim 說:“Pibot 是一款人形機器人,可以像人類飛行員一樣通過操縱駕駛艙內的所有單一控制裝置來駕駛飛機,這是專為人類設計的。”
這款名為“Pibot”的機器人利用高精度控制技術,即使在飛機劇烈振動的情況下,也可以控制手臂和手指靈巧地操作飛行儀表。其外部攝像頭使 Pibot 能夠監控飛機的當前狀態,內部攝像頭則幫助其管理控制面板上的重要開關。Pibot 能夠記住以自然語言呈現的復雜手冊,這一壯舉增強了其在各種飛機上的適應性。
KAIST團隊表示,它的內存非常大,可以記住世界各地所有的杰普森航空導航圖,這對人類飛行員來說是不可能的。Shim 說:
“人類可以駕駛許多飛機,但他們確實有這些習慣。因此,當他們嘗試轉換為不同的飛機時,他們必須獲得另一項資格。有時這并不那么簡單,因為我們的習慣仍然存在于我們的腦海中,我們可以'不是簡單地從一種改變到另一種。使用飛行員機器人,如果我們教授單獨的飛機配置,那么您只需單擊飛機的類型就可以駕駛飛機。”
研究團隊表示,得益于大語言模型(LLM)的最新進展,Pibot 能夠“理解”并記住最初為人類編寫的手冊。
“我們在 2016 年就有了一個試點機器人的前身。當時,我們沒有很好的人工智能技術,所以我們建造的是一個簡單的機器人。他們無法真正從文獻或手冊中學到任何東西。但最近,通過 ChatGPT 或其他大型語言模型系統,該技術取得了重大進展。”Shim 解釋道。
得益于LLM,Pibot 有望實現無差錯飛行,在緊急情況下能夠比人類同行更快地做出反應。
它可以記憶飛機操作和應急手冊(QRH,駕駛艙內手冊,供機組人員在飛行中出現問題時參考)并立即響應。它還可以根據機載飛機的狀態實時計算安全航線。
在使用ChatGPT的同時,研究團隊目前還在開發和測試自己的自然語言模型,以便Pibot可以在不依賴互聯網連接的情況下進行查詢。定制的語言模型將專門處理有關駕駛的信息,并將存儲在可以隨身攜帶的小型計算機中。
單獨或作為副駕駛飛行
Pibot 還可以插入飛機以直接與它們通信。它目前設計用于部署在人類參與可能無益的極端情況下。
人形機器人還可以使用語音合成與空中交通管制員和駕駛艙內的人員進行通信,使其能夠充當飛行員或副駕駛。
它的適應性超出了航空領域。Pibot身高160厘米,體重65公斤,其人形設計使其能夠無縫替代人類擔任駕駛汽車、操作坦克甚至海上指揮艦艇等角色。
Shim 表示,這款機器人可以用于任何人類目前“坐著工作”的地方。
“人類形態可能不是超級高效,但我們專門將 Pibot 設計為人形形態,因為所有的東西都是為人類建造的。我們可以有八只手臂和四只眼睛,但我們發現人類形態在某種程度上是最佳的。”Shim 解釋道。
該機器人仍在開發中,預計將于 2026 年完成。據韓國科學技術院稱,該研究項目是由韓國國防發展局(ADD)委托進行的,該機構是負責研究韓國國防技術的政府機構。Shim 預計未來潛在的軍事應用。
2025-04-29 22:24
2025-04-29 22:23
2025-04-29 22:22
2025-04-29 22:22
2025-04-29 22:21
2025-04-29 22:20
2025-04-29 22:19
2025-04-29 22:18
2025-04-29 22:17
2025-04-29 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