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疫情時代,面對技能不足、供應鏈打斷及地緣政治沖突,制造業力求高效運行。為應對這些挑戰,許多制造商及物流服務提供者已選擇“回歸”本土發展。“回流”主旨在于重新掌控完整的供應鏈,即在本土制造產品,此現象受到眾多國際公司的關注。
從北美視角來看,這種趨勢相當明顯。越來越多的美國公司減少對全球化的依賴。據數據,2022年美國的崗位回流數量將達到35萬,相比2021年的26萬有明顯增長。
此舉進一步削減了對中國的依存度。當前,包括美國、印度和歐盟的多個經濟體正制定平衡和加強供應鏈的策略。眾多企業采納“中國+1”策略,轉而選擇越南和印度,兩國都表示受益于這些美國公司的投資。
《2022回流倡議》數據報告指出,供應鏈問題、趨向自給自足的需求以及地緣政治不穩是回流的主要驅動因素。69%的公司認為供應鏈中斷是他們考慮回歸的主要原因。
到2022年12月,美國雙黨推出《國家發展戰略和協調法案》,在國家層面強化供應鏈,鼓勵國內制造。該法案突顯了2023年制造業回流對國家經濟的重要性。
關于回流的持續性與技術
IFS的調查顯示,與全球供應商比較,72%的企業增強了與本土供應商的合作。
這不僅有助于可持續發展,同時為制造商帶來優化制造流程和研發更環保流程的機會。例如,可以通過減少運輸減排,并優化供應鏈減少不必要的過產。在全球推進可持續性的大背景下,環境優勢將對采購策略產生重要影響。
但與此同時,原材料和產品的成本可能會增加,尤其在全球通脹率上升的背景下。因此,53%的公司正在考慮提高自產的零件和材料。盡管這樣的措施可能增加供應鏈的成本、復雜度和浪費。
顯然,回流不是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案。通常,公司低估了成功回流所需的資源和計劃。
然而,對于眾多美國公司,節省的關稅和運輸成本,以及與海外運營相關的其他環保效益,很可能會超過國內生產的額外成本。
這正是為何技術至關重要,它可以助力解決與回流相關的供應鏈、人員和生產問題。
麥肯錫的調查表明,94%的受訪者認為工業4.0在疫情中有助于保持正常運營,56%認為工業4.0技術至關重要。
IFS贊助的IDC InfoBrief研究顯示,數字化與盈利之間有正面關系。數字化程度較高的制造商利潤增加了40%。
為響應這一需求,許多科技公司提供了制造商所需的敏捷性和快速反應,以更精準地預測需求并提供對整個產品供應鏈的詳細視圖。優化供應鏈管理成為回流的關鍵部分。IFS的研究指出,37%的受訪者視供應鏈管理為他們的技術投資的三大重點之一。
回流:其價值如何?
最新的科爾尼制造業回流指數顯示,92%的高管對制造業回流持正面態度。考慮到其帶來的多種好處,這一點并不令人意外。除了更穩定的供應鏈之外,回流還能帶來明顯的社會益處。
據美國回流倡議統計,2021年,私人和聯邦對國內生產的支持創下了歷史新高。
廣泛來看,制造商可以獲得許多經濟和供應鏈優勢。比如,83%的美國消費者愿意為美國制造的產品支付額外的20%,而57%的消費者表示產品的產地會影響他們的購買決策。
從管理的角度來看,運營的控制明顯加強。中心化所有操作有助于企業更嚴格地控制流程。制造商還會從更短的供應鏈中受益,因為現代制造業大多受到物聯網、AI和機器學習的推動,能夠自動化執行單調的任務。
在實際操作層面,現場團隊會因為回流而感受到更多的團隊協作,因為它極大地縮短了總部與工廠之間的時差。
技術推進回流
可以理解為什么回流對制造商有如此吸引力。通過利用最新的技術,他們不僅可以獲得供應鏈的穩定性,還能獲得前所未有的操作透明度。
而技術,特別是AI、機器學習和物聯網,為回流提供了強大的工具。例如,工業4.0和先進的供應鏈管理技術可以幫助制造商更準確地預測需求,并提供對整個產品供應鏈的詳細視圖。
此外,通過數字孿生技術,制造商可以創建物理產品的虛擬副本,以測試和優化制造流程。這一技術使他們可以對整個生產過程進行微調,以實現更高效和更優質的生產。
總的來說,回流帶來了諸多好處,但這并不意味著制造商不會面臨任何挑戰。為了確保成功,他們需要繼續投資于技術和創新,并積極地管理和優化供應鏈。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
2025-04-07 12:08
2025-04-07 12:07
2025-04-07 12:06
2025-04-07 09:52
2025-04-07 09:49
2025-04-07 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