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4.0(I4.0)是一個已經出現了好幾年的術語,但對許多人來說,它仍然是模糊的。這個名字意味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繼蒸汽動力(18世紀末)、電氣化(19世紀末)和可編程邏輯控制器(1970年代)之后。
然而,與制造業的這些明確的里程碑不同,工業4.0是一個新興技術的集合,其明確的定義難以捉摸--盡管任何可以聲稱是 "網絡物理 "或 "智能 "的技術都可以聲稱是工業4.0技術。一些突出的例子包括預測性維護、協作機器人、無人機、增強/虛擬現實、3D打印和數字雙胞胎。我們已經看到工業4.0的定義如此廣泛,以至于超過400種不同的技術可以被納入其保護傘下。
雖然工業4.0這個詞有點模糊,但它也伴隨著嗡嗡聲。畢竟,名字里有 "革命 "這個詞,這個詞會引起人們的注意。第一次工業革命是一場真正的社會動蕩,人們從田園牧歌式的農業文化遷移到倫敦的濃密煙云中。現在,第一次工業革命與狄更斯式的貧困和童工的形象聯系在一起,但它也迎來了更好的健康和生活標準。
當然,當時許多人在想,工業革命--以及它所帶來的社會變化--是否是一件好事。因引入蒸汽動力而被打亂的首批行業之一是紡織業,這為當時的權衡提供了一個生動的例子。雖然蒸汽動力帶來了更便宜的紡織品,但被自動化織布機取代的織工們通過將他們的鞋子砸向齒輪工程來進行抗議,這就是我們的 "破壞 "一詞。
考慮到這段復雜的歷史,我們有理由,甚至有必要問一問第四次工業革命是否是 "善的技術",可以理解為為社會和環境問題提供解決方案,改善社區和生活。
社會影響
當考慮到I4.0的潛在影響時,首先可能想到的是機器人在整個供應鏈中取代人類的后果。機器人不僅會取代工廠的工人,也會取代所有儲存這些產品的配送中心--現在的配送中心比以前更多。I4.0承諾了一個機器人制造產品、移動產品、準備訂單、駕駛卡車運送產品的世界。
麥肯錫預測,I4.0將使制造業的生產力提高30%。如果這些關于生產力的預測真的實現了,支持者會認為,這將導致更便宜的制成品,通過市場機制,更多收入較低的人將會享受到這些產品。他們的論點是,我們將有更多、更便宜的產品可以享用,這是一件好事。
然而,很難想象,在設計和建造未來的機器人時,會產生大量的補償性就業。也不確定許多被淘汰的工人是否能充分提高技能來承擔這些工作。這導致許多人擔心在不久的將來,在可能持續幾代人的長期調整中會出現大規模失業。由于潛在的社會動蕩,科技先驅比爾-蓋茨提議對機器人征稅,以減緩它們的部署,這是一個明確的信號,他認為更少、更慢的進展是必要的,以減輕社會風險。
由非人類之手提供如此多的商品和服務的結果可能是,這個世界有能力為每個人創造足夠的財富,但卻無法有效分配,從而加劇不平等。像埃隆-馬斯克這樣的一些技術專家已經設想采用新的社會模式,如全民基本收入來分配收益。《經濟學人》作者、貿易和國際經濟編輯Ryan Avent為了探討這個問題的另一個層面,指出有償就業的社會效益是一種凝聚力,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意義和成就感、尊嚴和自我價值,而全民基本收入這樣的解決方案并沒有解決這個問題。
需要指出的是,所有關于機器人霸主的預測都還沒有成為現實。2014年,摩根士丹利預測2022年將具備完全自主的車輛能力,然而我們甚至還沒有接近。由于美國的失業率處于50年來的最低水平,任何關于引入I4.0將導致大規模失業的論點目前都難以被接受,這是可以理解的。
當前的事件導致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I4.0對就業的影響。自2020年以來出現的無數次供應鏈堵塞,使公司重新思考其全球供應鏈的足跡。重新思考的一個關鍵結果是越來越多的重新/近距離/離岸服務。機器人和自動化正在使公司的這一決定變得更容易,因為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國內就業增加所帶來的勞動成本的增加。
浪費
隨著I4.0的廣泛部署,人們有許多理由期待公司總體上減少庫存,并相應地減少需要處理的廢物,因為I4.0能力可以解決導致產業鏈中庫存增加的每一個驅動因素。
公司擁有剩余庫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生產批量的大小。較大的批量導致明顯的、可量化的貨物成本節約,但也導致較大的整體庫存水平。隨著3D打印和生產線轉換自動化等能力的提高,許多產品或部件的批量大小可能是一個單位,是緩慢移動項目的理想選擇。
還有其他更微妙的庫存好處。使公司能夠將生產帶回發達市場的自動化也帶來了一個好處,即國際貨運中的庫存減少。除此之外,國內生產帶來的更快的交貨時間也意味著需要更少的安全庫存來保護不可預見的需求。延續這一思路,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正在顯示出預測消費者需求的卓越能力,導致安全庫存越來越小。
安全
I4.0技術的一個更微妙的影響是對工作場所的安全問題。工廠可能是危險的地方,工人的安全始終是一個最重要的問題。但工廠里的工人越少,發生的工業事故就越少。擁有黑暗、完全自動化的制造意味著更安全的工人條件--盡管這也意味著更少的工人。
不去想那么多,像自動導引車(AGV)這樣的技術,用于管理內部物流,如叉車活動,在它們適合的任務范圍內,也許比人類司機更安全。這不僅對涉及移動車輛的事件是如此,對工作場所的衛生也是如此。托盤總是被放置在預想的準確位置,意味著更少的絆倒危險。
產品價值
I4.0正在為公司提供給客戶的價值主張帶來改進,包括產品和服務。
其中最突出的是電子商務的出現。隨著時間的推移,電子商務在大流行期間向前邁進了一步,在那里,幾乎可以訂購任何東西并送貨上門的能力成為應對和度過危機的一個重要部分。如果沒有無數的I4.0工具,如云計算、訂單管理系統、聊天機器人等,許多公司將無法如此迅速地或以可接受的成本擴大其電子商務能力。亞馬遜現在已經超過了沃爾瑪,成為中國以外的最大零售商。可以說,這種便利性會一直存在,而且只會越來越多。
在幕后,以人工智能為動力的規劃工具正在提高公司預測消費者需求和有效部署庫存的能力,以便消費者看到更少的空貨架。在兩年多的零售業短缺之后,這可能很難讓人相信,但如果這場大流行病早在10年前就發生了,情況就會更糟。
消費者的喜悅并沒有結束。產品本身也在發生變化,像3D打印和微型工廠等技術正在為日益增長的產品個性化提供動力,使消費者能夠在形式和功能上有更多的選擇,而無需支付更多費用。
甚至有一種說法是,產品質量也在提高。計算機視覺和人工智能使公司能夠在產品包裝和運輸之前識別其質量問題。通過使用先進的分析技術,可以找到質量問題的根本原因,并通過識別人類無法辨別的模式來解決。在出現質量問題的情況下,像RFID和產品序列化這樣的工具使召回更快、更有效。總的來說,麥肯錫預測,由于I4.0的出現,非質量成本將減少20%。
氣候
這里討論的許多影響,除了其他后果外,也有氣候方面的影響。
使制造業更接近發達國家的最大市場,意味著貨物從工廠車間到最終用戶的距離大大縮短。地面車隊的持續電氣化意味著,不僅行程更短,而且有更多的綠色貨運選擇。此外,更近的距離意味著除了更少的海運之外,更少的空運加急運輸。
工廠更加自動化的影響之一是,如果生產變得完全自動化,照明和加熱的能源足跡可以降低,從而形成所謂的 "黑暗工廠"。
一些I4.0技術直接針對能源使用,氣候足跡是一個直接后果。利用物聯網和AI/ML與預測性維護相同的方式,智能能源應用尋找方法,在不太需要的時間和地點降低照明和加熱。
也有一些缺點需要考慮。許多I4.0技術依賴于云計算,而云計算又依賴于能源匱乏的數據中心。目前的估計是,到2025年,數據中心將占全球碳排放的3%以上,而今天,數據中心的碳足跡已經與整個航空業相同。當然,并非所有的數據中心活動都是I4.0,但許多I4.0技術都依賴于通過互聯網處理大量的數據。
回頭看
通過這里看到的許多鏡頭,特別是社會影響,隨著I4.0繼續獲得牽引力和更廣泛的部署,需要考慮一些權衡。過去在進步方向上的每一個重要步驟都是如此,現在也是如此。
人們認為第四次工業革命是 "好的技術 "還是壞的技術,既取決于運營世界在多大程度上進行部署,也取決于個人的優先事項在哪里。可以肯定的是,這個問題是一個有效的問題,隨著創新的繼續快速發展,我們要進行辯論,并對自己進行挑戰。如果工業4.0真的是一場革命,我們必須注意到所有可能的影響--包括積極和消極的影響。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