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北2022年11月14日電隨著工業4.0的到來,工廠需要智能化以跟上時代的步伐。企業主需要大量的技術數據來有效估計生產能力的變化,以及監測機械化和自動化操作的狀態。
面對全球范圍內日益激烈的競爭,華碩已經開始了一個漫長而嚴格的轉型過程。從一開始,華碩就升級了自己的智能制造,并重新鑄造了品牌。隨后,它又推出了智能云服務平臺Taiwan Web Service Corporation(TWS),將公司轉型為一個完全的云原生公共云服務提供商。后來,華碩將圍繞云信息的安全保障做得更加健全,并繼續關注人工智能、5G和區塊鏈,從技術和業務的協同效應中獲益。
華碩投資了多項新技術和新工藝,著眼于發展先進的制造能力,并參與了由工業局智能電子產業產品推廣辦公室(SIPO)推動的AI on Chip產業合作戰略聯盟,此舉是為了進一步致力于發展AI on Chip核心領域,提高臺灣相關產業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和競爭力。
6個流程+2個階段,旨在讓工廠真正實現智能化
華碩公司AIoT BG的AI解決方案BU總監Winson Lu指出,首先,工廠必須完全計算機化和連接,以便能夠收集與所有設備運行有關的所有信息。
這六個重要過程分兩個發展階段進行。在第一階段--智能工廠1.0,華碩建立了完整的基礎設施,收集設備信息,建立新的數據庫,為下一階段--智能工廠2.0的數據分析提供基礎。
華碩將設備控制層和現場管理層納入中央監控管理平臺,統一工廠大數據,建立可視化模型。實時的數據和信息分析,如生產、質量、勞動力指標,以及生產支出成本等,都可以通過工廠信息中心進行監控,使高級管理人員能夠實時做出運營和管理決策。
除了中央監控和管理平臺,AR眼鏡、自動化無人搬運系統和人工智能缺陷檢測系統也作為重要工具,大大提升了生產效率。
與中央系統一起的新技術推動了整個工廠的效率提升
呂文森說,AR眼鏡在三個場景中可以發揮相當大的作用:遠程協作、信息數據顯示、物料識別/發貨確認。一旦工人戴上AR眼鏡,不僅工廠的大量信息會顯示在工人的視線范圍內,而且可以通過將現場情況的信息立即傳送給遠程人員進行遠程協作。
在大流行病肆虐全球的時候,AR眼鏡可以說是許多大型工廠的救星。在大面積封鎖期間,設備專家無法飛往臺灣,也無法進入工廠維護設備。
AR眼鏡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即使設備專家在地球的另一端,只要工廠人員戴上AR眼鏡,打開攝像功能,就可以讓遠程專家通過AR視圖功能親眼看到任何一臺設備的狀態,然后協助現場人員對設備進行維修和保養,從而使工廠迅速恢復正常運轉。
在華碩開發的解決方案中,只要制造執行系統分配好工單,智能倉儲系統就會開始準備材料,并通知自動無人搬運系統來收集材料,實現全自動化流程。這就減少了現場的人力需求和人為錯誤,提高了物料搬運的效率,并縮短了轉換處理工作的時間。
華碩還開發了一個AI缺陷檢測系統。在生產過程中,可以檢測出有缺陷的部件,以有效減少時間損失和廢品率。
在工業4.0時代,配備了中央監控平臺和各種新技術設備的智能工廠已經成為制造業的關鍵部分。然而,隨著數字孿生、機器學習和各種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的出現,更多的進步即將到來。
2025-04-29 22:21
2025-04-29 22:19
2025-04-28 12:37
2025-04-28 12:24
2025-04-24 15:08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