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零售商和物流公司正面臨著巨大的勞動力挑戰,并面臨著在更短的時間內提供更多價值的壓力。許多人已經接受了自動化,并在倉庫和配送中心部署了機器人,無論是幫助完成電子商務訂單,還是裝卸貨盤,甚至是分揀和包裝任務,都取得了成功。
根據的一份報告顯示,倉庫越來越注重使用自動化系統--然而,今天有超過80%的倉庫沒有任何自動化。鑒于倉庫自動化的早期成功,許多這些公司的自然問題是:"下一步是什么?"
一家公司正在從三個方面進行擴展:在已經看到生產力提高的地點增加更多相同的機器人,擴展到更多的地點和倉庫,以及研究倉庫、履行或配送中心內可以自動化的其他任務。
例如,一個自主移動機器人(AMR)目前將電子商務訂單交付給包裝站的人類,但可以將該訂單發送給專門從事拾取和放置任務的機器人手臂。然后,這個機器人可以將物品移到傳送帶上,或者自己打包,可能還需要人去完成訂單的最終交付。在靠近裝貨碼頭的地方,一個拆垛機器人手臂可以將箱子放到一個移動機器人平臺上,以便進一步運送到存儲架或補貨區。這樣的多步驟流程使公司的倉庫更加自動化,而不僅僅是讓一組機器人執行一項單一的任務。
除了物料搬運外,配送中心等大空間也需要保持清潔。可以部署自主地板擦洗機或工業吸塵器,這樣工人可以被分配到更高價值的工作。帶有移動基地的庫存無人機檢查倉庫,以確保物品沒有放錯地方。
到目前為止,制造機器人的公司一直忙于只做最初的部署,或尋找尚未部署機器人的新客戶。一些機器人公司已經宣布了一些計劃,將他們的機器人與第二個供應商配對,以展示多機器人自動化在未來可能出現的情況。Locus Robotics和RightHand Robotics、GreyOrange和Vicarious等公司已經宣布了旨在用兩種不同類型的機器人實現流程自動化的項目或伙伴關系。
然而,這些合作關系僅限于宣布的特定配對公司。例如,IAM機器人公司和Tompkins公司宣布了在單位分揀訂單執行系統上實現出口流程自動化的計劃;如果部署這一解決方案的公司使用其他機器人(如Fetch機器人公司的AMR),這些機器人將無法一起工作。將機器人整合到一個倉庫流程中,用一個供應商就已經很棘手了,那么想象一下,現在有兩個、三個、甚至四個公司使用不同的技術。
所需要的是一個能夠處理各種類型的機器人的協調解決方案。這種協調的一個方面將是一個技術上的互操作性協議,允許不同公司的機器人與協調系統連接。各種行業組織,包括推進自動化協會(A3)、MassRobotics和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正在推進實現機器人互操作性的提案。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趨勢是倉庫管理系統(WMS)軟件供應商和機器人供應商之間的整合,以實現不同機器人系統和其他設備之間的通信。Gartner在其最近關于WMS供應商的報告中指出,Blue Yonder、K?rber、Reply、Softeon和Synergy Logistics等公司正在將機器人與他們的大型軟件系統整合。斑馬技術公司最近對Fetch機器人公司的收購可能預示著后者的倉庫執行系統(WES)和Fetch提供的AMR之間更緊密的整合。
除了這些新生的互操作性標準之外,多機器人的部署還需要更深層次的功能。近年來,打著RobOps(機器人操作)旗號的新一代企業軟件公司已經進入市場,以實現更高水平的數據驅動、多站點和多功能機器人協調。這些解決方案提供了有助于提高性能的機器人診斷分析,同時為機器人操作員提供了管理、監控和協調車隊運營所需的工具。機器人公司、軟件供應商和最終用戶之間的合作將導致更大規模的部署,這些部署足夠靈活,以適應設備和流程的變化。
Florian Pestoni是InOrbit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和首席執行官,這是一個基于云的機器人操作平臺。
2025-04-24 15:08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