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是全球制造業機器人密度前 10 名,每萬名員工擁有 214 臺機器人,而歐盟平均為 99 臺。這主要是因為比利時在 20 世紀末成為歐洲最大的汽車制造商之一,擁有國外品牌汽車組裝廠年產量高達120萬輛,而這對于人口只有1000萬的人來說。因此,庫卡、ABB、Festo 和 Pilz 等大型機器人公司選擇比利時開設分部也就不足為奇了。在過去的幾十年里,激烈的汽車行業競爭導致幾家工廠關閉,到 2020 年產量降至 267,000 臺。汽車行業的這種衰落,包括對傳統工業機器人的需求,為專注于新應用開辟了機會領域和進一步多樣化,
比利時的開創性研究
由于機器人需要與環境交互,魯汶大學的 Hendrik “Rik” Van Brussel 和 Joris De Schutter 在 70 年代和 80 年代已經在機器人中開發了用于裝配操作的主動力反饋。Herman Bruyninckx 領導的團隊對商業公司的封閉式編程系統感到失望,這造成了一個沒有共同標準的碎片化行業,他們推出了開放式機器人控制軟件 Orocos。直到今天,他們仍在繼續開發開源軟件并倡導最佳實踐系統架構原則。KU Leuven 已經開始了一些機器人衍生產品,例如 Krypton(現在是 Nikon Mertrology 的一部分)、OptiDrive、Intermodalics、Octinion、Flexible Robotic Solutions 和 The Kobi。
圖片來源:VUB
1990 年,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 (VUB) 的機器人小組開發了軟執行器,以使機器人節能且安全,因此它們可用于健康和制造中的人機交互應用。天主教魯汶大學 (UCLouvain)、VUB 和 魯汶大學正在研發新一代可穿戴機器人。Axiles Bionics - VUB 的衍生公司 - 正在開發仿生假腳。Exovibe 等公司專門為工業提供軟套裝,而其他類似 Space Application Services 的公司則為航天工業提供外骨骼解決方案。機器人衛生部門在比利時已經變得很突出,有不同的康復中心,例如“再次行走”基金會和在康復中心使用機器人技術的 TrainM。除了物理機器人康復,還有一些關于機器人手術的活動。例如,Orsi Academy 是世界領先的醫療實踐新技術機器人培訓中心,KU Leuven 的機器人輔助手術小組致力于設計和開發機器人輔助手術器械,以協助手術室的外科醫生。
布魯塞爾自由大學(Vrije Universiteit Brussel)的人工智能實驗室(歐洲大陸的第一個人工智能實驗室)與機器人先驅Luc Steels一起開發了一系列的機器人。他的一個博士生Tony Belpaeme目前在根特大學(UGent)進一步開發社會輔助機器人,用于自閉癥、糖尿病和語言學習等不同應用。 比利時大學的一些機器人研究人員隸屬于國際領先的微電子和數字技術研究機構IMEC。研究范圍包括新的傳感器和電子器件,這些都是在移動機器人中實現的,如UAntwerp和UGent的研究。
圖片來源:VUB
多學科方面很重要,因此與社會學方面的 imec-SMIT(媒體、創新和技術研究,是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的一個imec研究小組。) 小組和其他社會、人文和醫學科學的研究人員合作。根特大學的其他活動側重于強化學習、創新的智能抓取器(例如用于精細水果采摘)和兼容機電一體化(例如用于協作機器人)。比利時的大學、研究機構和公司在多個歐盟項目中非?;钴S,這些項目涉及不同的應用,例如 Factory in a Day、SHERO、Rossini、SOPHIA 和 L2Tor。
布魯塞爾自由大學與 Marco Dorigo(比利時科學研究基金會的研究主任,也是布魯塞爾自由大學人工智能實驗室IRIDIA的聯合主任。) 一起開創了群體機器人技術的發展,不僅在動物行為方面,而且在群體智能的其他領域,如多機器人系統或計算機程序。在野外機器人領域,皇家軍事學院專門研究用于搜索、救援和排雷的自主機器人。比利時是第一個通過決議禁止比利時軍隊使用致命自主武器的國家,它正在努力制定一項禁止這些武器的國際條約。FARI 研究所是一個新的布魯塞爾研究所,專注于為共同利益而在道德和法律上使用機器人技術。
創新的產業格局
比利時公司 Zora Robotics (ZoraBots) 成立于 2011 年,成為開發社交機器人解決方案的主要參與者,他們的人機交互軟件被添加到一系列社交機器人平臺中。該軟件最初用于 Softbank Robotics 的 Nao 和 Pepper,后來擴展到 UBTech 和 Boston Dynamics 的機器人。
圖片來源:Robovision
其他成功創業公司的例子還有 Toadi 和他們的自動駕駛草坪機器人 Octinion,以開發軟水果收獲機器人而聞名,Exobotic Technologies 開發了定制的移動機器人和無人機,以及 Alberts 創造了世界上第一個冰沙機器人售貨機。
為了支持佛蘭德制造業,Flanders Make 成立于 2014 年,匯集了制造業和大學,重點關注柔性裝配,包括機器人工具的使用。該戰略研究中心擁有多個機器人實驗室,例如在參觀公司期間展示不同機器人技術的 Maker Trailer,或者在布魯塞爾和科特賴克測試人類增強設備(如外骨骼和協作機器人)的 AugmentX。與 Tractonomy(用于推車的自動牽引機器人)、Robovision(例如開發用于自適應機器人控制的視覺算法)、Picktit3D(用于機器人引導的 3D 視覺系統)和 Flexible Robot Solutions(自動超聲波和其他檢測和裝配任務)。
圖片來源:(左)Alberts(右)Axile Bionics
2013 年,Sint-Truiden 市當地政府制定了現在的 Droneport 工業園區的第一個計劃。該計劃旨在促進法蘭德斯的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 (UAV) 領域:它擁有一個無人機試驗場,并充當佛蘭德無人機生態系統的集群和孵化器,參與者包括 DroneMatrix 和 Helicus,或開發無人機船的 Dotocean。
比利時的機器人工業和研究生態系統具有彈性。它已經能夠適應投資于創新和多樣性的變化,以建立現在蓬勃發展的生態系統,有助于豐富國家工業和經濟結構。
2025-07-15 01:14
2025-07-15 01:13
2025-07-14 14:08
2025-07-07 17:39
2025-07-07 17:38
2025-07-07 17:34
2025-07-07 17:31
2025-07-03 23:00
2025-07-01 21:13
2025-06-30 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