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機器人專家塞巴斯蒂安-特倫(Sebastian Thrun)獲得了2020年德國亞琛工程師獎(Aachener Ingenieurpreis)。由于疫情,頒獎儀式直到2021年9月3日才舉行。
2020年亞琛工程師獎,2021年9月的頒獎儀式:圖為(從左至右)亞琛工業大學校長烏爾里希-呂迪格教授、獲獎者塞巴斯蒂安-特倫和亞琛市市長西比勒-庫彭。照片來源: Andreas Schmitter/RWTH Aachen
數字化可能是塞巴斯蒂安-特倫生活的核心部分,但這位2020年亞琛工程師獎得主是親自領獎,不是在在線會議上。這就是為什么在德國亞琛市政廳加冕大廳舉行的頒獎儀式被推遲到今年。但這個曾經在美國五角大樓研究機構(Darpa)組織的比賽中獲得全世界關注的人是誰?
德國亞琛工業大學校長烏爾里希-呂迪格在描述特倫時說:"他體現了前所未有的數字進步,20多年來一直在人工智能、自動駕駛和數字高等教育等研究領域提供出色的推動力"。
塞巴斯蒂安-特倫在德國希爾德斯海姆長大
Sebastian Thrun獲得2020年亞琛工程獎。 他在波恩開發了第一批系統。照片:DANIEL KUNZFELD PHOTOGRAPHY
塞巴斯蒂安-特倫獲得2020年亞琛工程師獎。 他在波恩開發了第一批移動機器人系統。
他于1967年出生于德國索林根,年輕時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希爾德斯海姆度過的。他在那里上過文法學校,是第一批在該大學學習計算機科學的學生之一。他今天仍然與這個城市有聯系。市長英戈-邁爾勛爵這樣評價他:"盡管他被描述為我們這個時代世界上最重要的思考者之一,但他仍然腳踏實地,仍然非常令人喜歡"。
從1993年起,特倫在波恩大學學習并獲得了博士學位,在那里他與Gerhard Lakemeyer一起發表了關于認知機器人的文章。他與他的前同事仍然是朋友,后者現在是亞琛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5系的教授。
Lakemeyer記得1993年,特倫從美國為該大學獲得了一個移動機器人。
來自波恩的機器人
年底,當要給機器人起名字時,萊茵河的洪水就在研究所大樓的窗外。"所以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看著窗外,'犀牛'這個名字就誕生了,"他笑著報告。當時在這個機器人上開發了許多算法,直到1997年它終于被移到波恩的德國博物館作為 "博物館導游"。這引起了全世界對人工智能研究的關注。"這些算法幫助機器人在導航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今天仍然是自動駕駛的基礎,"拉克邁爾指出。
使用大眾無人 SUV 進行沙漠比賽
移居美國后,特倫受到了更多關注:1998 年,最初在匹茲堡的私立精英卡恩梅隆大學擔任計算機科學助理教授,2003 年在斯坦福大學擔任計算機科學助理教授。
作為斯坦福大學賽車隊人工智能實驗室的負責人,他于 2005 年駕駛一輛改裝的大眾途銳參加了 Darpa Grand Challenge 沙漠比賽,并以冠軍身份完賽。在穿越莫哈韋沙漠的比賽中,195 支注冊車隊中只有 5 支駕駛自動駕駛汽車抵達。“十五年前,沒有自動駕駛汽車,只有少數例外,它們只能在非常有限的范圍內在交通中行駛,”特倫回憶道,并指出基本原理來自德國。
Darpa 競賽的成功反過來又引起了谷歌集團的興趣,Thrun 在 2011 年至 2014 年期間致力于未來的主題——包括深度學習團隊中的自動駕駛汽車、谷歌眼鏡數據眼鏡和谷歌大腦。在那段時間里,他與兩個合作伙伴創立了私人在線學院 Udacity,此后被許多人認為是在線講座的發明者。
他現在正在與初創公司 Kitty Hawk 一起開發飛行出租車,回想起來,當時他對自動駕駛汽車的潛力誤判了這一事實:“2005 年,我們只是想贏得 Darpa 大獎賽,而有效。五年后,我們想為正常道路交通發明自動駕駛汽車,它奏效了。”現在他正在開發飛行汽車。“這也會奏效,”他說。
德國和初創企業
特倫很高興專業的初創企業正在德國發展壯大。然而,該國可能會變得更加適合初創企業,尤其是在新想法的融資選擇方面,仍有改進的余地,方向已經對了。他告訴他的同胞:“我一次又一次地發現,如果你伸手摘星,你仍然可以成功。或者也許是因為你正在尋找星星。”
塞巴斯蒂安·特倫
這位 53 歲的人出生于索林根,是 Udacity 學習平臺的聯合創始人,也是飛機初創公司 Kitty Hawk 的負責人。他是斯坦福大學的人工智能教授,并在 Google X 領導創新項目。他從 1988 年開始在希爾德斯海姆學習計算機科學,并于 1995 年從德國波恩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亞琛工程師獎"(Aachener Ingenieurpreis)
自2014年以來,德國亞琛工業大學和亞琛市每年都會頒發 "亞琛工程師獎"(Aachener Ingenieurpreis)。該獎項授予那些以其一生的工作對工程科學的積極看法或進一步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人物。
憑借亞琛工程獎,亞琛工業大學和亞琛市希望主要向年輕人發出信號。一等獎獲得者的終身成就和榜樣作用旨在向工程專業的畢業生展示成功需要雄心和精神。在此背景下,獲獎者在 RWTH 畢業生慶典上向畢業生致辭。
獲獎者
2014年:Berthold Leibinger - 這位來自德國施瓦本迪琴根鎮的工程師為在德國建立和進一步發展激光技術做出了重大貢獻。
2015年:Franz Pischinger--著名的發動機研究員和開發者。
2016年:Thomas Reiter--宇航員
2017: Manfred Weck
2018: Emmanuelle Charpentier
2019: Hans Peter Stihl
2020: Sebastian Thrun
2025-04-29 22:21
2025-04-29 22:19
2025-04-28 12:37
2025-04-28 12:24
2025-04-24 15:08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