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先進的供應鏈技術實現敏捷供應鏈
供應鏈管理技術格局正在迅速變化。為了跟上步伐,流程需要自動化,系統和數據需要集成,員工需要新資源,管理人員需要更好的供應鏈可見性。所有這一切都需要投資于一個可以完成上述所有工作的供應鏈優化平臺。
在研究此類系統時,應關注公司中每個關鍵決策者的需求,以及可以為最終客戶提供最佳體驗的方面。
重要的是,無論企業使用何種 SCM 技術,都將與企業現有的供應鏈系統集成,從 TMS 和 WMS 一直到庫存管理和 CRM 系統。強大的雙向數據同步可確保每個供應鏈和業務平臺以及所有團隊成員始終保持一致。
預測庫存和交付需求
最后一英里的交付量正在上升,這不足為奇。但零售商和物流供應商如何為旺季做好準備?他們如何知道在訂單需求、交貨處理以及如何以及在何處處理庫存方面會發生什么?
我們沒有理由再在黑暗中運行供應鏈了。供應鏈經理必須使用可用的 SCM 技術來預測庫存和交付,以便在高峰期開始之前了解預期情況以及如何應對。今天的供應鏈技術讓我們有機會將供應鏈數據的可見性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大數據和預測分析仍然是一種尚未開發的資源,可以潛在地提供有助于預測或響應事件或中斷的洞察力。但是,在利用洞察力和分析改善供應鏈之前,許多組織面臨著一項艱巨的任務,需要首先整理來自所有來源的數據點并將其與業務運營保持一致。
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 (AI) 可以將供應鏈數據轉化為資產,用于通知和改進業務運營。使用物流管理軟件,物流公司既可以提前計劃和預測庫存和交付問題,也可以隨時掌握沿途出現的實時問題。
使用眾包交付和多個物流合作伙伴
高效的多車隊管理是引入成本節約、滿足客戶期望和保持數字供應鏈良好運作的另一個關鍵步驟。
規?;亟桓队媱潈然虍斕斓挠唵瓮枰c多個車隊合作,以內部司機和第三方供應商的不同組合。
其中一些車隊可能是每個地點的專用車隊,但通常降低成本同時提高速度的最佳方式是將哪個訂單交給哪個車隊進行自動化處理。例如,在高峰時段,一家餐廳可以將其交付工作外包給眾包交付車隊,但在高峰時段結束后,就用自己的員工來交付。
另一個例子是利用一批司機在同一地理區域內的多個商店或履行中心送貨。然而,這也需要技術來識別附近的哪些司機可以在提供的交付窗口內準時將相關訂單交付到指定地點。
此外,我們看到一個趨勢,即零售商希望找到依賴UPS和FedEx的替代品,正在轉向區域承運人和Gig經濟。然而,由于整個供應鏈的運輸價格急劇上升,免費運輸的最低限額可能會增加,以將部分成本轉移到消費者身上。
許多零售商也表示,由于產品利潤被供應鏈危機侵蝕,因此不會在旺季時降價。
在優化送貨管理時,公司應關注如何將車隊作為一個整體和司機個人進行管理。使用多個車隊是一個重要的供應鏈趨勢,因為它允許在交付過程中的靈活性,如果出現問題,給公司提供一個備份解決方案(風險管理),并創建供應鏈合作伙伴,在這個過程中相互依賴,相互幫助。
轉向最后一英里交付解決方案
雖然全球供應鏈問題幾乎無處不在,但零售商若想在2022年認真對待零售配送,就必須將重點放在最后一英里的配送解決方案上。
顧客希望他們的訂單快速、透明。他們想知道他們的訂單在哪里,何時到達,以及中間的一切。今天,最后一英里沿線的技術使物流公司有能力和機會使供應鏈的這一部分對所有參與方都是可見的,無論他們是運送小包裹、家具、醫療設備甚至是太陽能汽車。這個過程必須讓所有參與方都清楚,問題必須當場解決。
當零售商和物流公司作為供應鏈伙伴走到一起,專注于創造最佳的最后一英里交付,所涉及的技術使他們能夠適應市場并處理意外事件。這些可能包括交通、路線問題、由于各種原因無法交付包裹等等。在這種情況下,使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是一種好處,并將確定誰將被視為2022年的供應鏈領導者。
專注于退貨供應鏈管理
隨著網上訂單數量的增加,退貨也自然會增加。想在供應鏈趨勢上保持領先的公司必須確保他們專注于退貨管理。
為了提供最終的客戶體驗,客戶希望有一個簡單而可靠的退貨流程。問題是,供應鏈必須專門設計來處理大量的退貨,處理每一次退貨背后的庫存管理和補貨事宜以及物流成本。
幸運的是,今天的供應鏈技術允許退貨管理自動化和高度透明。這是供應鏈數字化和自動化的一部分,一個讓所有的過程(包括退貨)都數字化的過程。為了跟上這一供應鏈趨勢,零售商必須研究他們目前的退貨策略和逆向物流操作,并找到需要改進的地方。這包括評估每個步驟中使用的技術,并尋找新的解決方案,以幫助自動化,使供應鏈管理的退貨部分盡可能順利和有效地運行。
可持續性:減少碳足跡
零售業供應鏈是碳排放的最大制造者,對行業碳排放的50%以上負責。
運輸是主要的罪魁禍首,與此同時,電子商務的需求激增。最近的研究表明,到2030年,電子商務的增長將導致與送貨有關的碳排放增加30%以上。
在消費者對可持續交付和物流的期望以及監管要求的壓力下,零售商開始依靠他們的最后一英里物流供應商來幫助他們減少、跟蹤、測量和報告碳排放,甚至幫助他們向消費者傳達他們的減排情況。
在整個供應鏈中嵌入可持續性--特別是通過可持續的電子商務履行選項和交付操作--將有助于供應鏈保持競爭力,甚至在2022年及以后增加市場份額。
解決碳排放問題并不是品牌商、配送和物流商以及科技公司可以單獨完成的事情。它必須通過合作,作為一個生態系統來解決。
供應鏈的未來:著眼于2022年及以后
在不久的將來,供應鏈的主要目標是提高供應鏈在面對突發事件時的復原力。雖然全球和當地的供應鏈正在經歷大流行病、英國脫歐等之后的一些挑戰,但許多組織將轉向數字供應鏈,以保持供應鏈運作的順利進行。
這個行業正在發生變化,并將在2022年及以后繼續變化。隨著電子商務繼續爆炸性地流行和交付數量的增加,品牌需要保持在全球供應鏈趨勢的頂端以保持相關性。
2025-03-31 15:35
2025-03-31 15:33
2025-03-26 11:46
2025-03-26 11:45
2025-03-25 08:58
2025-03-24 11:41
2025-03-20 13:44
2025-03-17 12:35
2025-03-12 17:36
2025-03-12 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