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成數據測量和收集后,平板電腦上還會自動生成 " 數據報告 ";隨即完整的全屋數據報告就呈現在眼前。相比傳統人工,還可提供 " 熱力圖 " 施工優化方案,可直觀看到天花板、墻面等是否平整,是否符合驗收規定;更可以指導工人進行修補打磨,確保工程質量過關。
在測量過程中,它還能自動識別出飄窗、門洞、天花板、地面、墻面等各類房屋構件,針對不同的房屋構件,給出不同的數據報告。
通過這款測量機器人,可利用精準數據對房屋質量全面監控,容不得半點差錯。在質量檢測驗收方面,測量機器人的介入遠比人工檢測驗收要靠譜得多,在數據上更精準。
據博智林方面介紹,未來測量機器人將進一步減少人工干預,通過自主尋路的方式,完成對所有樓層和房間的掃描、測量和數據收集,實現更高級別的自動化和智能化。
2、技術原理
在技術原理上,它主要采用的是三維激光掃描儀和 AI 智能算法進行測量。通過對全屋進行點陣式掃描,即便在復雜的施工環境下,也完全不受影響。同時,它的測量范圍和測量距離得到大幅延伸。在開闊地面,它的最大測量范圍可擴展至上萬平米。在大型公共建筑工程中,它能極大地提升測量效率,節約測量時間。
作為一款建造領域的測量機器人,它跟特斯拉自動駕駛技術有著一定的相通性。他們都是以創新性 AI 算法為底層技術支撐,在收集到海量的數據后,效率將實現成倍的增長。
博智林測量機器人已經深入 112 個施工項目,累計完成測量施工面積超過 300 萬平米。海量數據的獲取,讓它收集了超過 50 種房屋戶型以及不同施工場景中的數據模型,獲取數據站點超過 12 萬個。
這些數據的獲取,都將讓它變得更加智能,推動它的算法不斷更新進化。
在大數據 AI 算法的幫助下,它還能模擬出房屋的三維模型,對房屋進行全方位的數據比對,確保房屋的整體性和安全可靠。
測量機器人只是博智林機器人其中一款智能產品,但它給中國建筑行業帶來的改變,卻非同小可。它很好地解決了人工測量精準度不高、測量時間久、測量任務重等難題。
三、技術創新推動人才迭代
據博智林工作人員介紹,目前,中國建筑工人的平均年齡已經達到 40.8 歲。隨著這一代中國建筑工人的退休,中國建筑行業將面臨無工可用的尷尬境地。
博智林要做的不僅是研發成體系的建筑機器人,來推動中國建筑行業的產業變革,更要通過技術創新,吸納新一代青年人來完成建筑行業的新老接班。
未來,新時代的建筑工人將不再是一味地從事于體力勞動,而是在高科技的引領下,體系化地應用建筑機器人,完成建筑項目的全部施工環節。
博智林機器人作為國內領先的建筑機器人研發公司,在這一輪建筑產業技術創新中,將承擔起歷史的使命。未來,博智林很可能成長為全中國,乃至是全世界一流的智能建造解決方案提供商。
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7月,是一家行業領先的智能建造解決方案提供商。通過建筑機器人、智能工程設備以及新型建筑工業化產品的研發、生產與應用,提升建筑工業化水平;以BIM數字化技術為基礎,建立貫穿建筑全生命周期以及產業鏈上下游的產業互聯網平臺;引入精益建造理念,打造新型建筑施工組織方式;助力建筑業轉型升級,促進行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公司已搭建系統化研發體系,現有6000多名員工,其中包括4000多名國內外優秀研發人才。2020年9月25日,公司首批9款43臺建筑機器人在順德碧桂園鳳桐花園項目舉行交接儀式,標志著博智林創立的以建筑機器人為核心的人機協同作業施工體系,正式投入一線實戰使用。截至2021年3月,公司在研建筑機器人及智能產品近50余款,其中18款建筑機器人已投入商業化應用,服務覆蓋14個省份50余項目,累計應用施工超100萬㎡。
公司自主研發的智能施工升降機等智能施工設備,也已投入工地批量商用,助力建筑機器人施工,提升安全性,節省人力成本。公司在研核心零部件及軟件超45款,關鍵零部件和核心技術在逐步自主化。截至2021年4月20日,公司已遞交專利有效申請3283項,已獲授權1116項;其中發明專利有效申請2312項,已獲授權327項;在關鍵領域擁有一批自主核心技術。
2025-04-28 12:42
2025-04-28 12:41
2025-04-28 12:41
2025-04-28 12:40
2025-04-28 12:40
2025-04-28 12:39
2025-04-28 12:39
2025-04-28 12:38
2025-04-28 12:38
2025-04-28 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