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在快遞界能夠大展拳腳,最核心的黑科技是以視覺識別為基礎的自動技術。
國家郵政局統計,今年11月1日-11日,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快件39.65億件,其雙十一首日快遞量超5.69億件,迅速沖上熱搜榜單,同比增長28.54%,再創歷史新高。
倉儲物流整個過程包括打印訂單、揀貨、合并貨筐、配貨、掃描檢驗、掃描包裹、分揀、移動包裹、訂單發貨等,疫情的影響、網購量、包裹量的劇增,也使得物流分揀壓力增大。雖然日均處理量高達3.5億件,但今年的快遞依舊一個字:快!晚上下完單醒來就收到了快遞!
如此高效率的背后,到底是如何快速“分堆”送到你手中的呢?近幾年,《中國制造2025》和《工業4.0》都規劃著各個行業實現自動化和智能化,目前在倉庫中,機器人主要可以在分揀、搬運、堆垛等方面代替人工。據《科技日報》報道,原本人工作業耗時一兩個小時的工作,分揀機器人15分鐘就能搞定,準確率高達99.99%,且能在負重1000KG的情況下仍舊保持以1.5m/s的速度行走。此外,分揀機器人還能保持24小時不間斷分揀,減少70%的人工作業量。
它們通過磁條引導、激光引導、超高頻RFID引導、機器視覺識別技術,將“看到”的不同形狀物體自動運送到指定的位置,在最短時間內將貨架上的商品配送到不同的站臺向外運輸,極大地縮短快遞發貨周期,提高服務水平,為高速發展的物流分揀系統打開“新視界”。這里劃重點的就是機器視覺系統了,它由圖像獲取與感知、數據處理與分析、決策執行三部分組成,是一個包含算法、軟件和硬件等諸多單元的應用系統。這個系統通過視覺感知設備將識別目標轉換成圖像信號,專用的圖像處理系統接收信號后,將獲得的形態信息轉化為數字化信號,然后通過各種運算提取目標特征,進而根據判別結果控制現場設備動作。
機器視覺在倉儲中主要應用包含定位、識別、測量、物體分揀以及視頻/監控分析等。接下來,我們看一下機器視覺技術是如何在物流行業發揮作用的。從人工走向智能化從粗放到大數據的精細化融合機器視覺技術的機器人,(AGV、精定位行車、揀選機械手、盤點機器人等)可以按照商品的品種、材質、重量以及發往的地點進行快速的分類,找尋路徑,實現裝卸、搬運等無人化操作,將貨物送到指定的貨架上或出貨站臺處。裝卸全自動行車、無人叉車等自動化裝卸設備通過安裝視覺傳感器進行圖像采集,圖像處理系統對不同類的物體進行圖像處理和識別,并且建立出三維坐標,快速精確為車輛和待裝卸貨物進行定位,為設備提供作業信息。搬運隨著自動化設備的普及,庫內搬運設備已經成為現代科技非常大的應用投放方向。機器視覺導航系統讓無人駕駛叉車、AGV、AMR等倉儲自動化搬運設備可以在人工主動操作的情況下,自動安全地進行。
2025-03-28 08:34
2025-03-28 08:31
2025-03-28 08:28
2025-03-28 08:27
2025-03-28 08:27
2025-03-28 08:26
2025-03-28 08:25
2025-03-28 08:24
2025-03-28 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