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涌現出眾多快遞服務企業。中國大城市為它們提供了極好的條件:居民們精通互聯網、配送人員工資相對較低、有關監管較寬松。在以高層建筑為主的中國大城市,人們在很小的空間內緊密地生活、工作——這大大縮短了送貨路線。
從新鮮雞爪到洗衣機甚至護腕帶等小物件,快遞都能送貨上門。每天中午,各個寫字樓門前擺滿裝著午餐的塑料袋。你甚至可以花上相當于幾歐元的價錢拿到送貨上門的奶茶。專家預計,隨著中國進一步城市化和中產不斷壯大,快遞市場將在未來幾年繼續增長。
但該行業過去幾個月也受到批評,原因是快遞員大軍的工作條件和巨大壓力。為了更好地保護快遞人員的利益,中國監管部門近日發布有關新規。
投資者現在擔心運營成本會上升。中國的人口結構變化還可能給該行業帶來額外壓力。專家預計,未來幾年中國工作人口將大幅減少。為節省成本、應對未來出現的人手短缺,中國的送貨服務現在開始依賴新技術的解決方案。
比如,電商企業京東一直在進行配送機器人服務的測試。目前,其配送機器人已在全中國20多個城市投入“最后一公里”配送運營。去年,中國中部城市武漢新冠疫情暴發時,該公司在防疫措施的嚴格封鎖下就使用了配送機器人。
中國越來越多地區已允許配送機器人。美團、京東、新石器成為中國首批獲得無人配送上路資質的企業,被許可在首都北京使用無人配送車,但僅限于一些特定區域。阿里巴巴最近宣布明年將在中國一些大學校園和社區部署1000臺配送機器人。中國企業還紛紛在無人機配送領域大量投入。在河南洪災期間,就有公司使用無人機在受災地區運送物資。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