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系統平衡(BOS)的成本正在迅速下降,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功于新興智能技術帶來的現場效率提升。供應商說,確實,太陽能EPC在過去兩年中越來越多地采用了新的現場效率技術,而且這種趨勢還在上升。
現場效率的這些提高全部轉化為機器和/或工時的節省,這當然意味著節省了成本。雖然某些解決方案的成本可以通過較大的太陽能電池板分攤,但這些解決方案通常適用于較小的工作,因為許可該技術的專業分包商可以在一天之內安排多個工作,如果不占用較大的工作設備。
Vermeer公司的多功能拖拉機和打樁機產品經理Ed Savage說:“在頻譜的一端,分布式站點可能只需要幾堆,而在另一端,站點可能需要數以萬計的堆;這一切都是可擴展的,沒有機器,您真的做不到。”
機器控制成為標準
太陽能EPC迅速采用的一項關鍵技術是機器控制系統,尤其是打樁機。陣列中的某些職位需要下沉10英尺,這不包括正常的體力勞動。除了打樁的壯舉外,垂直定位的設計公差現在通常規定最大為1度。在這里,機器控制系統是唯一的選擇。
一家以太陽能為中心的機器控制公司,卡爾森機器控制公司(Carlson Machine Control),可以將其智能3D控制系統適應于用于打樁的任何機器,以及其他通常用于鋪設導管的設備,例如臥式鉆機。該公司董事蒂姆?瓊斯(Tim Jones)說:“沒有什么可以定位的。”
卡爾森的PDGrade針對太陽能行業進行了優化,是一種機器導航和定位系統,使用全球導航衛星系統信息(GNSS)進行打樁應用。該系統包括機器傳感器,具有信息分層功能的3D操作員屏幕以及WiFi通訊,可以由工作流管理者和其他人員訪問。該系統為操作員提供了詳細信息,例如樁導航,樁位置,位置和高度信息以及項目進度跟蹤。
Carlson的支持車隊管理解決方案Carlson Command還支持打樁應用。站點主管能夠使用不同的查看選項監視多臺和單臺機器,以進行生產力分析以及自定義項目計劃。
另一家機器控制系統提供商Trimble通過使用其設備節省了大量的人工成本。“客戶發現,與傳統方法相比,他們可以將人工成本降低50%,將勘測成本降低80%。”該公司鉆探和打樁業務負責人Brian Choi說。
幾年前,最近被直布羅陀工業公司收購的公用事業規模的太陽能解決方案提供商TerraSmart與內華達州SITECH合作,為五臺鉆機配備了完整的3D Trimble鉆探系統。在使用Trimble的鉆機的短短四個月內,工作人員完成該過程的巖石鉆孔部分的速度比傳統方法快了50%。
麥卡錫建筑公司與Trimble和位于田納西州的SITECH Tri-Rivers合作,將Trimble的打樁系統安裝在GAYK液壓Ram打樁機上,以支持田納西州Millington的一個400英畝的公用事業規模太陽能場項目。處理并準備地理空間數據,以便打樁系統讀取。樁圖包括樁長,標高,所需的埋深和路線。一旦導出到Trimble系統,操作員就可以從車載顯示器上看到計劃,以方便鉆孔。與2D和3D視圖中的計劃樁相比,操作員還可以查看已完成樁。
使用這種3D機器引導方法,承包商將準備和堆放所需的勞動力減少了50%以上,將所需的人員從12人減少到3至4人。
通過為預期項目更精確地定義人工成本估算,可以更具有競爭力地制定太陽能招標。Choi說:“當EPC競標太陽能合同時,他們現在可以提供的報價比使用傳統方法的競爭對手要低得多。”
自動化面板放置
長期以來,面板安裝一直是太陽能安裝人員面臨的挑戰,但是現在,自動化系統能夠勝任繁重的工作。例如,RE2 Robotics現在提供使用移動戶外自主機器人技術的系統,該技術包括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功能,以實現PV模塊的自主轉移,操縱和放置。
RE2 Robotics于三月宣布,已從美國能源部太陽能技術辦公室(SETO)獲得190萬美元的資助,以開發用于室外自動操縱光伏面板(O-AMPP)的機器人系統。
“通過使用RE2的移動智能操縱技術,我們力求通過使目前手動完成的過程自動化來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工人的安全性,降低建筑成本并提高安裝效率和質量。”總裁兼首席執行官Jorgen Pedersen說道。
空中測繪以獲得更好的基線
自第一架無人機于十年前在Intersolar亮相以來,航空制圖也已經走了很長一段路。如今,地圖繪制技術結合了更智能,裝備更完善的無人機,配備了光檢測和測距設備(LiDAR)的低空飛行器以及來自免費和收費來源的衛星圖像。
這些天線系統可以幫助現場設計,后期布置,調試和后續運維。雖然以前的功能可以節省成本,但空中分析的真正價值在于調試。
“我們以平均1.9%的總生產量為基準,對調試產生了不利影響,我們發現,如果不進行調試檢查,第二年就會出現更多異常情況。”營銷協調員Shane Carey說。
所有這些數據的傳輸效率也更高。在第一季度發布的年度全球航空檢查報告中,Raptor Maps包含了一項新的統計數據:協作。該公司發現,資產所有者平均與其他22個用戶共享其光伏系統檢查結果。最常見的分析是符合IEC TS 62446-3:2017的檢查,以進行調試和保修索賠,以及結合現場總輻射表數據的檢查。
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Nikhil Vadhavkar說:“數據和我們與客戶的互動表明,通過利用軟件與交易對手進行協作,所有者和運營商可以從EPC和模塊制造商那里獲得更積極的解決方案。此外,業主已經變得越來越老練,并為補救設置了更合適的門檻,這減少了與其運維合作的障礙。…現在軟件是必需的,我們所有人都必須盡自己的一份力量來有效地協作,取得積極成果并保持眾所周知的太陽能飛輪旋轉。”
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