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初創公司Printstones自2017年開始開發用于3D打印的移動機器人系統。在完成了100多個試點項目后,這家初創公司現在展示了一個新的原型。這種新型機器人采用模塊化設計方法,對外部創新開放。這公司宣稱的目標是將任何工具帶到任何地點并在那里使用。開發人員可以使用SDK作為機器人功能的接口,這意味著任何第三方都可以開發并將其工具和應用程序添加到移動機器人中。
在以下宣傳視頻中展示了各種可能的應用,包括建筑材料的處理和運輸、觀察、螺絲驅動、等離子切割和鉆孔。
機器人可以爬樓梯,開車穿過門并由電能驅動。車輛的最高速度為3.2 km / h,可能的有效載荷為500 kg。機械臂的定位精度低于1毫米。當前,根據應用程序的不同,操作時間最長為8小時。可以在手動或預編程模式下使用移動機器人,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預先模擬機器人的工作日。Baubot可以使用標準的運輸機,幾乎不需要任何設置時間。
將來,BIM數據將用于在工作環境中模擬機器人并對工作程序進行實質性優化。這樣,機器人就可以在施工現場首次穿著服裝之前完成數千次工作。隨后,不僅應通過虛擬仿真對集中式AI進行培訓,而且還應從所有活動機器人的實際經驗中對其進行培訓。從簡單的機器人協作開始,就可以發展成為可以協同工作的機器人群體,從而實現各個領域的創新,例如現場定位,環境識別以及新的智能工具和流程。在自主模式下,系統將能夠向用戶提出建議并優化應用程序本身。
這些制造系統不僅限于建筑行業,還可以用于船舶和飛機制造行業或檢查和維護現有的基礎設施(例如發電廠)。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一項研究表明,使用了建筑工地機器人,建筑工人的生活質量、壽命和安全將會提高。此外,社會的迫切需求將得到滿足:建造和維護適當基礎設施的成本將大幅降低。
此外,規劃和實施基礎設施所需的時間預計將減少,從而形成一個更加靈活的社會,能夠以有針對性的方式迅速滿足不斷變化和緊迫的需求,更好地利用資源和生態友好的解決辦法。如果體力和敏捷性不再是施工現場工作的基本要求,那么這些職位將面向更廣泛的年齡、性別和體能人群。
這家初創公司與合作伙伴和最終客戶一起開發第三代建筑工地機器人。人們普遍預計,建筑機器人將比家用機器人更早實現,因為它們在已知的環境中運行。由于建筑工人習慣于照看重型機器,并且可以為機器人關閉特定的區域,因此已經為建筑機器人鋪平了道路。
2025-04-24 08:29
2025-04-24 08:26
2025-04-24 08:25
2025-04-24 08:24
2025-04-24 08:24
2025-04-24 08:23
2025-04-24 08:22
2025-04-24 08:21
2025-04-23 11:50
2025-04-23 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