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標準化2.0:“標準積木”成為流動的單元
與奠定互聯網基礎的超文本協議標準一樣,紛繁復雜的貨物變成了標準積木,成為穿越各個物流網絡系統流動的單元,而流動的過程也需要規范。其中就包括了物流作業流程、商業貨物交接流程以及服務流程的標準化。
5、標準化3.0:給“標準積木”發身份證與通行證
給“標準積木”貨物單元賦碼,就相當于給貨物單元一張數字世界的身份證,可以實現物流、資金流、商流三流信息合一、虛實合一,連接供求上下游企業形成供應鏈。同時,貨物在供應鏈網絡體系中跨越多個市場主體,存在一定的信息孤島,因此需要給貨物單元發放數字通行證:電子貨單。例如,電子商務物流的電子貨單是電子面單,能夠實現貨物單元的信息在供應鏈上下游的共享,已經推動了電子商務物流的智慧變革。
6、標準化4.0:“物流互聯網”標準化
物流單元標準化的基礎之上,是“物流互聯網”的標準化階段,需要推進實體物流網絡與虛擬“物流互聯網”的標準化,天網、地網融合的標準化,物流信息網絡標準化,以及物流金融、物流與商流融合、物流信息物理系統等物流網絡的生態系統標準化。物流互聯網的標準化將形成虛實結合的物流互聯網。
7、信息技術是現代物流的發展驅動力
物流信息化是管理和控制物流互聯網運作的物流之魂。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倉儲、運輸等各個環節的信息互聯互通,讓物流的各功能性作業可以系統運籌時,現代物流發展進入供應鏈管理階段,物流成為了供應鏈的一部分。隨著物聯網發展,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機器學習等技術推動“物流大腦”完善,催生了智慧物流。物流互聯網讓農業、制造業、商貿流通業等實體商品全面互通并融為一體,智慧物流開始成為連接經濟社會生態系統的基礎設施。
圖:曠視CeMAT 2020展示河圖調度的箱式四向穿梭車密集存儲+貨到機器人揀選+機器人搬運解決方案
8、物流自動化≠智能物流≠智慧物流
物流自動化是指物流系統具備自動感知、自動執行功能。智能物流是物流系統能做到狀態感知、實時分析、科學決策、精準執行。智慧物流,指的是基于物聯網技術應用,實現互聯網向物理世界延伸,互聯網與物流實體網絡融合創新,實現物流系統的狀態感知、實時分析、精準執行,進一步達到自主決策和學習提升,擁有一定智慧能力的現代物流體系。
王繼祥認為,物流自動化、智能物流、智慧物流分別是物流信息化的初級、中級和高級階段。智能物流相比于物流自動化,進化的重點主要是執行能力與感知能力。然而,智能物流系統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智慧物流系統不僅具備“智”的能力,還掌握了這種能力產生方法,能實現機器自我學習提升,不斷進化、迭代升級。
9、軟件定義物流
當物流單元虛實融合,組成虛實結合的網絡系統,就需要通過軟件來管理調度物流單元,實現最高效的分、合、搬、運、存。根據實際場景需求,借鑒單元化思想,把物流的分、合、搬、運、存作業按功能模塊分解,把物流作業設施設備按功能模塊分解,設計單元化的具有感知、分析、判斷、執行功能的智能硬件,軟件調度管理智能硬件,搭建物流柔性自動化系統,滿足物流系統作業要求。這就實現了軟件定義物流系統。
10、智慧物流思維模型:AI驅動機器智能
人工智能(AI)讓機器模擬人類思考的智能,甚至做人類做不到的事情,就是機器智能。智慧物流系統是機器大系統,智慧物流思維模型是機器智能。機器智能的特點包括全面感知、泛在網絡、數字化處理、超速進化,目前在信息感知、網絡化連接、大數據處理、機器學習等方面都已經超過人類,未來將成為人類的一大臂膀。
結尾
物流的標準化和信息化是王繼祥分享的核心要點。在他看來,物品編碼是供應鏈信息化、標準化的基石,供應鏈體系建設應在GS1系統的基礎上建立統一的物品編碼和標識體系。同時,王繼祥表示,“物流向著智慧化方向發展,人工智能是實現機器自我學習、自我進化的關鍵, AI+物流必將大有可為。”
接下來的幾個月里,人工智能物流產業聯盟還將邀請中德智能技術博士研究院中方院長、同濟大學教授房殿軍博士等行業大咖帶來更多人工智能物流行業的分享,敬請期待。通過聯盟的活動和信息共享,曠視希望與更多供應鏈上下游合作伙伴加強合作,共建AI+物流新業態,助力物流行業的數智化再升級。
2025-04-29 22:24
2025-04-29 22:23
2025-04-29 22:22
2025-04-29 22:22
2025-04-29 22:21
2025-04-29 22:20
2025-04-29 22:19
2025-04-29 22:18
2025-04-29 22:17
2025-04-29 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