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每天都有上億件包裹被運輸,在“雙十一”“618”等電商狂歡節,商品倉儲、快遞運輸數量更是呈指數級增長。然而,面對屢屢刷新紀錄的訂單量,“爆倉”這個詞出現的頻率卻越來越低。在這背后,顯然離不開智能高科技產品的支持,它就是兼具高效、柔性、可靠、敏捷等特點的倉儲及物流機器人。
“物流一定是AI和機器人技術最先落地的應用場景。”在北京極智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極智嘉)創始人兼CEO鄭勇看來,物流機器人作為推動智慧物流發展必不可少的智能基礎設施,正借助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人等技術發展的大潮,迎來新的發展時期。
降本+增效,提質賦能優勢凸顯
超5000臺機器人在總計超過30萬平方米的智能倉群內戰力全開,共計完成1319萬訂單,峰值時處理能力超20萬單/分鐘,零中斷、零事故,發貨效率比人工倉提高2-3倍……這是極智嘉在去年“雙十一”完成的戰績,創造了當時全球最大規模機器人倉群作業。
▲ 極智嘉雙十一戰績
創立5年來,極智嘉始終致力于人工智能技術和機器人技術相互結合,推動物流行業智慧化變革。鄭勇認為,目前我國物流業正處在降本增效轉型發展期,作為勞動密集型行業,在不斷增長的勞動力成本壓力下,物流業自動化、智能化升級需求非常迫切。
“重復性、高強度的生產勞動終將被智能化的機器人所替代。”談及一年來在全球肆虐的疫情,鄭勇說這無疑讓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減少人工依賴的重要性。
物流機器人在提高效率方面極具優勢。“它能夠幫助企業提升儲存能力、入庫效率、出庫效率,保證供料及時率。”鄭勇介紹,近年來極智嘉在全國各區域布局智能倉, 賦能更多企業在短時間內建立高效可靠的倉儲物流能力,快速響應市場需求。
▲ 極智嘉全品類物流機器人
“柔性”是鄭勇反復提及的一個詞。簡單理解,就是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靈活適配、簡單易用。在工業4.0大趨勢下,企業對于個性化和定制化的產品需求不斷增加,小批量多品種的場景日趨增多。這導致了企業對生產線的物流配送要求不斷提高,需要更加柔性、靈活和敏捷的系統。鄭勇強調,柔性機器人系統蘊含著巨大市場潛力。
如今,極智嘉在全球AMR(自主移動機器人)市場占有率高達10%,位居全球領先地位,在電商、零售、鞋服、醫藥、第三方物流和汽車制造等行業擁有數百個項目落地。
物流+制造,融合創新空間巨大
物流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全社會物流總需求的主要來源。國家發展改革委曾發文明確提出,物流業制造業融合發展,是統籌推動物流業降本增效提質和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
經過多年發展與實踐,極智嘉在物流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方面積累了豐富的成功經驗。緊扣關鍵環節,結合生產制造流程科學配套物流機器人系統,極智嘉為眾多制造企業量身定制了物流解決方案。
▲ 極智嘉助力耐克在日本首次實現訂單當日達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極智嘉的技術研發有兩大主要方向,一方面是讓機器人會聽、會想、會思考,提升機器人導航和感知的自主能力,另一方面是讓物流運營更智能高效,解決機器人調度、庫存管理和訂單執行上的綜合優化問題。
鄭勇提到了“技術成熟度曲線”。他認為,任何新技術剛出現時都有一段泡沫期,泡沫期過后,行業才進入理性發展時代。如今,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尋求數字化轉型,開始有更多的企業意識到倉儲及物流機器人系統帶來的長期商業價值。
為了把更多精力放在產品與技術打磨上,極智嘉近年來與各領域技術伙伴加強合作,攜手云計算、物聯網、機械臂等領域的龍頭企業,在各自強勢領域發揮所長、互補共贏,打造強大的技術生態。因其自身超強的技術實力,極智嘉備受微軟、Intel等行業巨頭的認可并已結成生態合作伙伴。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物流業無疑將大放異彩。作為引領智慧物流變革的智能機器人公司,極智嘉既責無旁貸也必將大有可為。未來,極智嘉將繼續加大研發力度,增強中國智能物流機器人的創新實力,助力加速物流產業的智能化升級進程。展望“十四五”,鄭勇充滿了信心和期待。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
2025-04-07 12:08
2025-04-07 12:07
2025-04-07 12:06
2025-04-07 09:52
2025-04-07 09:49
2025-04-07 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