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1年的快速到來,日立表示要求制造組織將注意力從工業4.0轉移到工業5.0。
工業4.0專注于使用技術來優化生產,而5.0則僅涉及連通性,從而推動人與智能系統之間的協作。 日立評論說:“根據您的要求,工業5.0要么即將到來,要么已經在這里,COVID-19大流行的爆發加速了它的到來。”
10.重新評估支撐和采購
盡管許多制造商(尤其是美國的制造商)一直在尋求減少或消除對COVID-19之前的外國材料的依賴,但報告顯示,2010年至2018年之間,多達749,000個工作崗位被帶回美國,但這種流行病 當然加速了這一趨勢。
“ COVID-19確實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COVID-19揭示了美國對離岸制造業的依賴,尤其是中國。 […]正如大流行所表明的那樣,我們突然可能處于沒有足夠的關鍵物資的不可能狀態。 那不是因為我們沒有嘗試過; 這是因為我們在美國幾乎沒有據點可以建立。” Reshoring Initiative總裁哈里·莫澤(Harry Moser)說道。
9. 3D打印
近40年來,3D打印一直是增材制造的關鍵特征,日立公司表示,今天,制造商依靠3D打印來支持原型制作和按需生產項目,而不是制造和倉儲它們。
日立評論:“ 3D打印還改變了昂貴而費時的加工過程。 從歷史上看,由于3D打印,制造商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制作出必要的模具,夾具和固定裝置,制造商可以在短短幾天內完成現場加工。 近年來,這已使3D打印成為汽車和航空航天制造業的固定設備。”
8. VR和AR
由于COVID-19對現場人員造成了重大障礙,因此在設備安裝或維修時,輔助技術(如增強現實(AR)和虛擬現實(VR))為技術人員提供了進行基本故障排除和修理的遠程協助的能力。
日立評論:對于許多制造商來說,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機會。過去,客戶通常不愿探索非接觸式服務選項,而寧愿選擇讓技術人員上門完成維修的便利。現在,由于COVID-19,更多的客戶對這種想法持開放態度,從而使制造商能夠評估新工藝和程序,并長期目標是使其成為永久性固定裝置。
7.大數據
隨著企業越來越重視物聯網和預測性維護,日立公司意識到,大數據將以比以往更大的趨勢出現。
日立評論:“我們很可能期望幾乎每個表面都將轉換成用于數據收集的傳感器,以便為制造商提供實時見解。從多種來源收集數據的能力,再加上日益強大的云計算功能,使制造商可以以使他們全面了解其業務的方式對數據進行切片和切塊。”
6.企業資源計劃(ERP)
由于具有通過自動化來簡化流程和降低成本,提供準確的實時信息的能力,ERP系統是制造運營的核心基礎。但是,日立強調,盡管它們是制造商的基礎,但“ COVID-19從根本上改變了制造商與ERP系統互動和使用的方式。”
許多制造商已開始將敏捷應用程序分層到其現有的ERP系統上,而不是要求EPR系統做任何事情。
日立評論:“我們還看到制造商采用數據驅動的方法來升級ERP。 這種方法使制造商可以向前移動數據,圍繞現代數據平臺進行整合,并在其現有數據模型之上構建切線功能,而無需執行全面替換或對現有ERP進行任何重大更改,從而縮短了實現價值的時間。 ”
5.規劃COVID-19退出策略
日立在討論COVID-19大流行時表示:“不幸的是,COVID-19的現實是某些產品及其制造公司將從市場上消失,永不退貨。” 那些幸存下來的人在制定策略時必須重新考慮。 日立評論說,這是公司現在應該準備的東西。 “現在必須馬上開始計劃大流行退出策略。”
4.焦點從B2B轉移到B2C
日立公司報告說,近年來,制造商一直在采用從傳統B2B模型到B2C模型的轉變,這具有以下優點:利潤增加、上市時間縮短、品牌控制、價格控制和更好的客戶數據。
日立在采用這種新型模式時指出:“要有效地直接向消費者銷售,您需要為電子商務運營選擇一個同時支持B2B和B2C銷售平臺的平臺。”
3.預測性維護
有98%的組織報告說,一小時的停機會使他們損失超過100,000美元,因此繼續采用預測性維護可以減少計劃外的停機并延長機器的使用壽命。
“預測分析使制造商可以使用任何數量的性能指標來監視設備性能,并使用物聯網(IoT)技術自動執行數據收集過程。 這種見解使制造商可以更好地了解系統如何工作以及何時發生故障,從而使他們能夠管理預測性維護并在此過程中節省寶貴的時間、金錢和資源。”
2.繼續關注物聯網
盡管物聯網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普遍,但由于其適應性、創新性、遠程監控和預測性維護功能,預計物聯網仍將是制造業的主要趨勢。
“物聯網和預測分析對制造業產生了重大影響,為連接運營和轉變業務流程提供了令人興奮的新機遇。創新正在推動業務增長,技術正在使制造商能夠在數字化至上的商業格局中不斷發展。”日立解決方案美國公司高級副總裁Michael Strand說道。
1.員工安全
自COVID-19爆發以來,如今,員工安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成為所有行業(不僅僅是制造業)的領先趨勢。 制造商不僅要采取基本的安全措施,例如遠離社會和進行衛生消毒,而且還必須監視誰進出建筑物以及使用的設備。
日立評論道:“這導致許多制造商進行源代碼內設施的維護和管理,并越來越重視可追溯性,這要求制造商從OEM回收內部設備數據。”
(這是來自Georgia Wilson的文章)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