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V/AMR)現狀
2020年是與眾不同,也是機遇與挑戰格外凸顯的一年,在全球經濟下行和緊張的大環境下,中國制造業雖然得到了較為快速的恢復和發展,但仍然未能達如期水平。但與此相對應的,一方面是機器人替代人工的大勢所趨,另一方面是新興制造業的迫切轉型和升級,由此,移動機器人不僅在民生、經濟生活中發揮了更大作用,而且也給制造業提供了大量的支撐。2020年5月份疫情放緩之后,移動機器人在國內的市場取得了明顯的增速。
自動化搬運正在滲透各個行業,作為其核心設備,AGV在成為智能倉儲標配的同時也在不斷拓寬領域,而AGV技術也在不斷發展以適應更多的應用場景,例如在大型設備和產品運輸要求越來越嚴格的場景下,AGV的構造和承載也發生了變化,重載AGV應運而生,開始進入市場應用。
重載式AGV以大尺寸、高承載為特征,它可以完成對一些大型物體的加工制造、搬運等操作的自動化。在一些重型機械廠、還有鐵路交通、特種行業、港口機場、大型電壓器廠、重型汽車制造廠等等這些場所都是需要大型噸位的AGV來滿足。近兩年,隨著重載AGV應用領域的擴大,一些企業也紛紛開發了相關產品。
(AGV/AMR)瓶頸
1 技術難度大,企業進入門檻高
國內目前已有一批企業相繼開發了重載型AGV,但細看之下可以發現,從新松、昆船到振華重工等重型AGV開發廠商以老牌的AGV企業和大型機械設備廠商為主,新興企業相對較少,究其原因,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技術難度相對較大。對于AGV而言,重載AGV將面臨更高的技術條件和配套支持,重載型AGV技術難點較多而且與輕載型的AGV設計結構有很大的不同,零部件選購標準也都不一樣,因此,相對于普通AGV而言,企業在進入重載AGV這一領域時,研發和生產門檻都相對較高。
應用領域進入門檻高。重型AGV的主要應用領域集中在港口碼頭、鐵路交通以及一些特種行業,而這些行業對于設備的選擇是非常嚴謹的,一般企業要想進入難度很大。例如在去年完工的洋山港四期碼頭中,其使用的自動化設備均由振華重工提供,其中包括多臺重載AGV,與這種大型的機械設備廠商相比,無論是整套系統設備的能力還是整體項目規劃能力,普通的AGV廠商根本無法與之相比。
不過盡管技術門檻和市場門檻都較高,但還是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進入到重載AGV這一領域,除了意在拓寬自身產品線之外,最大的原因還在于,相較于一般AGV,重載型AGV的利潤更高。
在利潤驅使下,企業想要進入也不足為奇,只是這一細分領域更加注重機器人作業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但現階段國內AGV技術和制造商水平良莠不齊,能滿足重型AGV機器人的高精技術和高端生產要求的廠家其實并不多,不過相信隨著需求的擴大,重載AGV行業發展的速度也會越來越快。
2 配套件成本高
由于3D SLAM自由導航技術門檻較高,目前,市場上無人叉車定位導航方式主要以三維 二維激光導航為主視覺為輔,結合布設的反光板信標 無反光板技術可實現高精定位,但是大多數AGV廠家,想讓AGV大量普及,因技術問題,無人叉車在室內場景適應性非常有限,室外更是無法操作【全國只有少部分人懂這個技術嫁接】,其行駛路徑始終不如人工駕駛叉車來得靈活。此外,無人叉車采用的主傳感器以國外品牌的激光雷達為主,價格貴得驚人。縱然,近兩年隨著國產激光雷達慢慢起來,國外激光雷達的價格開始略顯回落,但一套采用二維激光導航方案的叉車價格,進口品牌的要40萬左右(甚至還有60萬的),國產的大致也要30萬。如今終端用戶對于無人叉車的需求已然非常明確,但是當前市面上的無人叉車產品對客戶而言性價比太低了。正如以上所分析的,不能靈活適應場景需求、還很貴,這是當前無人叉車市場備受抑制的兩大痛點。產品與市場需求尚未能完全匹配,人工成本越來越高,企業更加需要機器人方案來緩解勞動力短缺問題和成本壓力,從而降本增效。當前無人叉車核心技術國產化程度不高,以致成本居高不下,投資回報率相對較低,這在很大程度上讓第一梯隊的叉車公司放緩了對無人叉車市場的推動力度。而在這個時機間隙,如果有誰能突圍而出,無人叉車這片藍海將無比廣闊。
傳統市場的競爭本已充分激烈,而人力、財力相對弱勢的第二、第三梯隊企業,面對尚不成熟的新技術,難免力不從心。此時危機四伏,不鉚足魄力大干一場,不然分分鐘就在這一輪技術迭代的風暴中被淹沒。無論是叉車企業還是終端用戶,降本增效是萬年不變的追求。
3 競爭激烈——價格戰加劇 行業整合加速
根據相關調研顯示,受訪企業家預計新冠肺炎對企業整體影響約5個月左右,在企業營收下降的同時,還要應付固定房租、員工工資等支出,55%的企業表示現金流緊張,僅4%企業表示現金流沒受到影響。疫情期間,對于中小公司而言,充沛的現金流和利潤就可以看作是一個公司的免疫力。而保持現金流的穩定,開源節流是關鍵——AGV廠商要有足夠的項目。
但因為疫情,年初全國乃至全球的經濟陷入停滯和延緩狀態,雖然中國的疫情目前已經得到基本控制,但制造業生產和經濟運行總體來說仍然不夠活躍,從企業表現出來的情況看,絕大部分企業的成本支出受到縮減,壓力倍增。在這種時期,為了獲得更多的企業訂單,不少機器人企業陷入了以價格為上策的競爭手段,“價格戰”現象大有愈演愈烈之勢。
在行業整體僧多肉少的同時,頭部企業的優勢更加明顯,行業整合開始加速。
4 擴張放緩——海外業務受阻
除了國內總體項目減少,上半年,國產AGV企業海外業務的施行及擴張也受到了影響。
有業內人士曾表示,“這次疫情對國產移動機器人海外市場的影響非常大,一方面,目前全球市場都受到了很大的沖擊,這從股市可以看到,而全球經濟惡化以后國外市場需求就會減少,這當然也會導致海外移動機器人市場需求的明顯萎縮。另一方面,我們國家現在到很多主要疫情國包括主要工業國之間的入境訪問都受到了限制,所以國內企業對海外項目的商務參與能力也是明顯下降的,而且即使能夠中標海外的一些項目,由于簽證困難還有入境隔離的一些影響,工程實施的難度也非常大。”所以從市場萎縮到工程實施及實施的成本等各個方面來看,疫情期間海外市場并不是特別青睞中國的供貨商。
2025-04-29 22:21
2025-04-29 22:19
2025-04-28 12:37
2025-04-28 12:24
2025-04-24 15:08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