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于網絡
根據一份研究報告表明,疫情加快了機器人取代一些工作場所中的工人的速度。
這份研究報告中提到說:“可以被機器人替代工作崗位的人員,其失業率會大大提升。其中有色人種受到的傷害最大,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基本都是從事容易被機器人替代的服務工作。”
該報告還指出了在疫情期間,大多數工人的失業都是是暫時的。但是,如果公司對這種節省人力成本的技術感到滿意,或者對未來疫情繼續發展還有擔憂,公司可以繼續使用機器代替人工。比如收銀員、酒店工作人員、停車服務員和其他服務業人員則有永久失業的風險。
經濟學家雷丁(Lee Ding)和朱麗思·塞恩斯·莫利納(Julieth Saenz Molina)研究了如何將可被機器人取代的工作(如班車司機、零售營業員和銀行出納員)與低風險的機器人所從事的職業(包括護士、水管工和教師)進行了比較。截至八月,可被機器人取代的工人中每100人失去的工作比低風險工人多4.2個。該研究表明,上個月全國有260萬個工作崗位面臨著將被永久自動化的風險。
他們還發現了有色人種的工作受到的打擊尤其嚴重,每100個工作崗位遭受的失業率比白人多5.1個。一個解釋可能是,黑人和拉丁裔集中在可被機器人取代的工作中,而不是難以被取代的工作,例如餐飲服務或客戶服務。
報告中提到,如果疫情危機變成長期的經濟危機,許多工作都可能會被機器永久性地取代。因此,自動化的實際影響究竟是相對較大還是相對較小,最終取決于什么時候可以遏制疫情的發展以及企業和政府對自動化技術的反應。
2025-04-28 12:37
2025-04-28 12:24
2025-04-24 15:08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