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午餐時間,上海靜安某辦公寫字樓8部電梯人流密集,樓內近2000名白領上上下下。
白領丁先生有天叫了外賣,但在接到外賣員一通電話后,他來到電梯口。這時,一臺銀灰色的方形機器人駛出電梯,停在他的面前,他輸入密碼、打開艙門、取出外賣。機器人轉身離開,去往下一個樓層送餐。結束四單配送后,機器人再次擠入電梯,回到大廳,和它的另外四個“小伙伴”匯合,等待接受下一個配送任務。
機器人會“呼叫”電梯
這幢辦公樓一樓大廳的一角是機器人配送站點,放置了一個存放外賣的置物架。走進大廳的騎手們熟門熟路地把外賣放在置物架上,與客戶聯系后,發送取餐密碼,即刻轉身離開。配送站點管理人員對外賣進行分類,相同樓層的放在一起,然后放進機器人的“肚子”里。一個機器人的“肚子”里,可以放四單外賣。到達不同客戶處,客戶憑騎手發來的取餐密碼取餐。
如今,能幫騎手送餐上樓的機器人,已在靜安、黃浦、浦東與普陀等區的辦公樓宇內使用,運行一年多來,機器人已幫助騎手遞送外賣超過15萬單。
記者在配送站點看到,管理人員往一臺機器人的“肚子”里裝進四單外賣,按了一個按鍵,機器人就駛離了。它駛向電梯,一部電梯還開著門,但它沒有進去。原來這部電梯里人太多了,小機器人好像長了眼睛一樣,判斷自己乘不進去了,就乖乖地在門口等待。過了一會,第二部電梯來了,它才緩緩駛入。在電梯中,它沒有按電梯樓層按鈕,但電梯卻能把它送到想去的樓層。
樓宇送外賣機器人的研發企業“YOGO ROBOT”是落址靜安區的年輕科創企業,是擁有全球頂尖的自主運動技術和定位算法的機器人公司,公司創始人趙明說:“機器人上裝有攝像頭、紅外等傳感器,可以預判電梯內的可進空間,再結合云端的信息,可以進行決策是否應該搭乘電梯。人乘坐電梯,可按電梯按鈕,讓電梯來接,但機器人無法觸摸按鈕。我們就在電梯中安裝了智能物聯網模塊,實現了機器人在弱網環境下與電梯的近場通訊,使得機器人可以遠程呼叫電梯,這個方法還可以幫助機器人選擇要去哪層樓。”
每單可省去1/3配送時間
商務樓宇中的機器人通常是5個機器人一組“組團服務”,這樣可以大大提高配送速度。
比如,一棟可容納2000人的寫字樓里,午餐時間外賣訂單瞬間會積壓到近百單。在沒有機器人時,騎手往往多人配送同一個樓層。但用了5個機器人、每一個機器人有4個艙體,使得單次最大送單量達到20單。當采用多個機器人配送時,云端智能調度系統還可以將相同樓層的訂單,派發給同一個機器人。多個目標地點的機器人之間通過群體協作,實現對電梯的最高使用,這樣可以在最短時間內消化掉高峰期的積壓訂單。
有調查顯示,在騎手配送的時間爭奪戰中,電梯是耗時最久的場景,很多寫字樓只給外賣小哥開放一部貨梯送餐。在上海中心城區一些辦公樓,即使騎手已經到達樓下,擠電梯也需要花上15到25分鐘。而樓宇內穿梭的外賣機器人,重點要解決的就是上樓問題。據估算,使用機器人后,外賣員平均每單可省去1/3的時間。
在某些不允許外賣員進入的寫字樓,使用機器人配送,還可以提升用戶的滿意度。
“高峰時,為了讓客戶早一點拿到訂餐,配送站點的管理員會對訂單進行分揀,把相同樓層的訂單放在同一個機器人艙內進行配送,每單送到客戶手中的時間是5分30秒。”趙明說,訂單量實在太大的時候,也會有超時配送的情況發生,但比例很小,在2%以下。隨著機器不斷地學習和對環境的熟悉,這個比率還在不斷壓縮。
“YOGO ROBOT”從2017年起就在和各個配送平臺接觸。趙明認為,在智能商業化的背景下,智能化、數字化是必然趨勢。“‘騎手困境’的解決,并不是讓這個系統慢下來,而是需要整個生態的重建。我們用機器人幫助騎手送外賣上樓,解決的是送外賣最費時間的最后100米。速度效率還在,但讓聰明的工具、機器人去更多承擔提效的責任。我們希望與其他各方一起構建一個更為人性化的外賣環境。”
2025-04-24 15:08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