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浪潮下,大數據、5G、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科技企業布局數字化產業經濟已成趨勢。而對于新基建涉及幾大產業領域如大數據中心、城際高速鐵路與軌道交通等,AI機器人能大幅提升運維管理的自動化與智能化,助力降本增效。目前,由京東數科自主研發的機房巡檢AI機器人、鐵路巡檢AI機器人,也正在機房場景和鐵路場景代替傳統人力完成重復性、高強度、高風險等精度作業,其中機房巡檢機器人可在平均30秒內完成單個機柜的巡檢,且檢測準確率達到98%以上,SLAM自主導航精度誤差在20毫米以內;鐵路巡檢機器人則節省鐵路巡檢運維成本50%。
京東數科自主研發的機房巡檢AI機器人
京東數科推出“產業AI公開課”第二季第三期,聚焦《新基建來了,AI機器人準備好了》話題,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的副理事長、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韓永文,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院長,清華經管學院教授朱巖,京東數科智能機器人業務部總經理姚秀軍,從產學研角度深度探討AI機器人基于新基建背景下的未來發展方向。
新基建背景下,科技企業如何打造未來核心競爭力?韓永文和朱巖均表示當下是科技企業發展的大好機遇期,新基建將推動形成數字時代的新產業生態,需要大規模打造新的應用場景、培育更多產業集群。科技型企業無論規模大小,在新基建中都機會均等。大企業需要承擔起責任構建起生態,中小企業要積極地轉變產品和服務模式,與大企業協同形成新的數字化產業生態,共同構建新基建所帶來的產業生態與中國經濟“雙循環”。
新基建背景下,尤其是以能源、交通等為代表的傳統“基建”、數據中心等,存在傳統人力成本高、工作內容繁重、精度作業安全及穩定性難以保障等場景痛點,AI機器人相關產品和服務能力也將迎來一個新的增長爆發期。“要根據中國國情有計劃、有規劃地思考,而不是一概地用機器人代替產業發展”,談及AI機器人的角色,韓永文表示,未來國民經濟發展領域中的重、大、險、難等工作場景如鐵路巡檢、深海勘測、礦山勘探、救災搶險等,使用機器人既可以提高工作服務效率和精準度、也可以有效地替代人力所不及,但一般性工作不建議用來跟人們‘搶飯碗’”。
2025-04-24 08:29
2025-04-24 08:26
2025-04-24 08:25
2025-04-24 08:24
2025-04-24 08:24
2025-04-24 08:23
2025-04-24 08:22
2025-04-24 08:21
2025-04-23 11:50
2025-04-23 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