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氧水消殺機器人投身校園消殺防疫工作。
東莞南城陽光中心小學教師為返校學生測體溫。
佛山禪城區吉利中學學生收到代表“平安”的蘋果。
文/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馮嘉敏、黃子寧、高敏華、李直建、盧政、鐘宏連、劉滿元、蔣幸端、謝英君、劉暢、鮑文娟 通訊員袁超、霍韻怡、顏慧敏
繼4月27日廣東初三、高三畢業年級返校后,昨日,廣東第二批學生正式返校。相比首批返校學生,第二批返校學生規模更大、數量更多。在學校防疫工作的多重保障下,度過了一個漫長寒假的同學們對校園生活充滿期待,瑯瑯書聲又在校園響起來。家長們一方面為孩子能回到學校正常學習感到高興,另一方面也擔心孩子的健康安全和適應能力。學生們返校后,很多學校并不急于上文化課,而是圍繞疫情防控和心理疏導等方面開展“返校第一課”。
深圳:超氧水消殺機器人校園“上崗”
昨日,深圳市第二批超過80萬名學生返校復課,包括全市高一高二、初一初二、小學四至六年級學生。加上首批返校的全市初三、高三學生,目前深圳在校中小學學生將接近百萬人。
昨日,深圳明德實驗學校不僅迎來了第二批學生返校,還迎來了一位新“校工”上崗——全國首臺利用超氧水消殺機器人。經過工程師的最終調試,這臺明德學生家長捐贈的智能消殺防疫機器人終于與明德實驗師生見面,投身校園消殺防疫工作。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位新“校工”不僅消殺功能獨特,外形更是炫酷,滿滿的科技感、未來感。在工作人員的操控之下,這臺機器人開始對周圍環境進行“AI感知學習”。據工程師鄧翔介紹,臭氧已經廣泛用于飲用水消毒、醫療衛生機構空氣消毒,此次機器人研發團隊率先利用納米共混技術將臭氧與自來水充分融合,不僅達到殺菌消毒、凈化水質的目的,還消除了傳統的84消毒液、酒精消殺的鄰避效應。通過機器人消殺的空間是基于臭氧與水,完成消殺30分鐘左右,彌散在空氣的超氧將分解成氧和水,將一定程度增加空間負氧離子,氣味更加友好。
另外,這名明德新“校工”還自帶導航控制器系統。完成地圖構建之后,可以按照要求的路線進行超氧水消殺和體溫監測,在夜間還可以對校園公共區域進行紫外線消殺和巡檢作業。不僅如此,它還搭載了陣面感應的紅外攝像頭,可以遠距離、快速地發現體溫異常者,并發出語音提示。
此次與消殺機器人一起在明德實驗學校“上崗”的還有智能超氧消殺設備。該設備安裝在學校重要水管道,直接與自來水接駁,通過設備處理,打開水龍頭就是“超氧水”,而且濃度可以調節,符合多場景應用,如醫用殺菌、洗手間除臭等。
東莞:不急于上新課 注重學生身心健康
學生返校后,多數學校并不急于上文化課,而是圍繞疫情防控和心理輔導等方面開展“返校第一課”。“學生從家里回到學校,環境的舒適度是有差別的,所以會擔心學生不適應、焦慮、恐懼上學。”南城陽光中心小學心理老師杜老師表示,學校已提前一周向家長發出了幫助孩子返校的心理調適指引,告訴家長和學生要調整作息時間,制定好上學計劃。復學后,學校會對學生壓力情況進行排查,有針對性地上一些心理放松的課程。
為強化學生返校后的疫情防控意識,昨天上午8時,寮步鎮香市小學安排了復學第一節思政班會課,以校長向全校學生講課的方式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培訓、心理健康、思想政治和愛國主義教育。萬江中心小學校長吳月珠透露,學生返校后的前兩周不會上新課,只上單元整合課。并以學生自愿為原則,安排老師根據單元整合課發現的問題,為學生開展專項輔導課,讓學生循序漸進地過渡到校園生活中來。
厚街鎮中心小學五、六年級共628名學生返校復學。該校計劃在開學后兩周內安排老師對這些學生進行一對一談話,了解學生的精神狀態,情緒變化等,還會安排專業的心理老師對有需要的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確保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學校在保證學生每天1小時的體育運動的基礎上,還會利用下午放學前的20分鐘,給學生播放愛國主義教育、心理疏導等電影。“剛開學,學生的狀態可能還不太適應,希望用輕松詼諧的形式,讓學生更好、更快地從線上學習適應到課堂學習上。”厚街中心小學校長王恩明說。
學生返校復學,各學校都提前做了許多準備工作,尤其是疫情防控措施均通過了檢查驗收。比如長安雅正學校為了讓家長和孩子都能安心,特意為每名學生準備了防疫“愛心包”:1瓶酒精消毒噴液、1瓶免洗消毒液、1包消毒濕巾、1份防疫指南。用完后,家長需要按“愛心包”的標準備好相應防疫物資,每周返校前添加足量。
隨著天氣越來越炎熱,學生返校后的口罩佩戴問題受到關注。由于東莞處于疫情低風險地區,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相關通知,疫情低風險地區的校內除重點崗位之外,其他人可不戴口罩。昨天,第二批學生返校首日,不同的學校在師生佩戴口罩的問題上有著不同的做法。
南城陽光中心小學校長曹陽明表示,學校會按照國家衛健委的通知執行,接下來,師生無論是上體育課,還是在室內的課堂都不用戴口罩。但學生在上學、放學途中,以及去人員密集場所,還是需要戴上口罩。
佛山:老師送學生蘋果祝“平安”
好久不見,甚是想念,佛山有學校和老師還特意為同學們準備了禮物,校園內溫情滿滿。在禪城區張槎中學,有老師為學生派發寫著“一個億”“內有巨款”“隨便花”等字樣的紅包。據透露,紅包里裝有書簽,上面寫著老師對同學們的寄語。
禪城區吉利中學的學生則收到了班主任送上的代表“平安”的蘋果。順峰中學也為每個返校學子準備了一個紅彤彤的蘋果,該校校長潘惠紅介紹,為學子準備蘋果,寓意“平平安安、碩果累累、紅紅火火”,希望學子新學期有一個好的開端。
德勝學校高中部的金杰老師還給班上每位學生準備了一份既勵志又窩心的小禮物——班級定制橙色書包。據悉,書包里,裝著書簽和兩包堅果。“橙色書包象征著背上行囊,寓意著再出發,一切都會‘橙’(成)功。”金杰介紹說,名校書簽代表著理想與目標;兩包堅果,還代表堅韌與果敢。她表示,希望通過班級定制禮物這樣輕松的方式,激勵學生樹立奮斗的目標,更快融入學校學習生活。
返學后,學生心理健康觀測不可少。在順德容山中學,該校設置校園廣播點歌臺,每天三個時段播放學生點播歌曲,用學生喜歡的音樂緩解壓力,激勵學生積極向上。另外,在每個班級還設置心愿樹,讓學生寫下自己的心愿,師生一起努力實現。
心理老師
多進行親子溝通 幫孩子調整狀態
校園“重啟”,迎來新機,在這樣特殊的時期,東莞一名駐校心理老師認為,返校帶給同學們期待、興奮的同時,也免不了還會有一些擔心和焦慮:擔心學習狀態受影響,擔心回校后人員密集不安全,擔心復學后跟不上學習進度……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除了督促孩子學習,還應與孩子多溝通交流,并利用娛樂方式幫助孩子調整狀態,同時鼓勵孩子主動與老師、同學打招呼,分享自己的經歷和感受,密切彼此的聯接。
2025-04-29 22:21
2025-04-29 22:19
2025-04-28 12:37
2025-04-28 12:24
2025-04-24 15:08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