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3月20日消息 3月18日,中國電子學會、世界機器人大會組委會秘書處召開“最美機器人逆行者案例分享會”,組織相關電子信息行業企業和機器人企業代表共同分享各自在研發抗擊疫情所需的關鍵設備方面取得的進展與抗“疫”感人故事。
會議由中國電子學會嵌入式系統與機器人分會秘書長、智友天使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院創業導師安冉主持。出席此次會議的有優必選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達闥科技有限公司、中信重工開誠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深蘭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坎德拉(深圳)科技創新有限公司、上海仙知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九號機器人有限公司、廣州賽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鈦米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推想科技有限公司等10余家科技企業代表。
科技助力防疫 多種應用場景發揮作用
在發言中,科技企業代表分享了四個方面的應用案例。社會安防方面,包括紅外測溫、病人位置跟蹤、安全監測等;智能醫療方面,包括了導診、會診、消毒、清潔護理、送餐送藥、遠程醫療等;智能制造方面,包括口罩、防護服、醫療裝備生產等;電商O2O方面,包括無人零售、無人配送、云辦公、在線課堂等。
“現在機器人科技可以代替人工進行無接觸的服務,例如我們醫用消毒,人體檢測,無人配送等,這些在前線發揮了作用。”中信重工開誠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張樹生表示:“醫用消毒方面,我們迅速延用了兩大機器人產品,一種應用到室外,一種在室內使用。室外的就采用高效粗放型的機器人產品,室內則進行精細化消毒。通過機器人消毒作業,可以使人機分離,減少人員接觸,極大的提高了安全性。”
據優必選科技CBO譚旻介紹,在解決整個城市的綜合治理和疫情防控方面,優必選科技和深圳市公安局寶安分局聯合打造的全國首個5G機器人義警“黃田田”, 在深圳鶴洲檢查站擔當高速檢查站義警,配合深圳警方全天24小時提醒過往司機提前掃碼登記,同時進行疫情廣播宣傳,減輕警力壓力。按照6個小時一班警力部署,一天24小時,這個機器人可以幫警方節省4個警力,同時能夠創造非人跟人接觸的低感染風險環境。
此外,優必選還和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聯合研發了警用巡視機器人“建國”,它能夠借用視覺進行巡邏和檢測,可以部署在高速公路檢查路口、高鐵站以及公共廣場等區域。“建國”在高速公路重點地區執行巡邏任務,降低交叉感染,同時進行人車識別、置前提示疏導、與指揮中心快速聯動,實現聽得清、看得見、管得住。
疫情中總結經驗 應對未來新挑戰
疫情防控已經取得成果,但仍不能松懈大意,同時,一些新的業態、新的需求開始現顯,如何進一步做好防疫工作,如何在后疫情時代應對新的挑戰,如何加快技術發展、產業發展,企業大咖們展開了討論并達成了加強交流與合作的共識。
“如果總結這次疫情當中的經驗和教訓,我覺得當中有一條就是我們更需要集合目前5G發展、人工智能發展、新基建發展,迅速補齊在公共服務的短版,這個短版包括醫院大樓、診斷室,更包括我們智能大腦,更包括我們的神經網絡系統,也包括我們各種智能化服務類的機器人。”達闥科技副總裁兼CMO葛頎表示。“不管是從公共衛生事件應對來看,還是應對自然災害事件,服務類機器人能夠承擔大量任務,也非常獨特的功能。零接觸、零交叉感染、高可靠性,24小時在線。”
張樹生認為:“通過這次疫情,機器人+可以賦能各行各業的轉型升級,可以助推全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比如說我們在醫療領域里面有消毒機器人、人體檢測機器人,藥物配送機器人等。在我們的一些危險環境偏遠的無人廠區進行日常的巡檢,比如說化工廠,石化廠站,城市管廊。另外在助老服務機器人方面,可能也會有一定的發展。因為我國人口老齡化非常嚴重,能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幫助,可以緩解年輕人的負擔,我覺得在這些場景里面可能有更大的發展。”
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陳雪松則表示,近期因為國外疫情發展,曠視科技的產品在中東、東南亞地區,還有歐洲部分地區有相應的場景落地和應用,我們更大力度地支持海外抗疫,中國的技術不僅應用于中國自身,也要走向世界,為全世界抗疫工作作出貢獻。
2025-04-29 22:21
2025-04-29 22:19
2025-04-28 12:37
2025-04-28 12:24
2025-04-24 15:08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