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而對于倉儲來講應該是“要想揀貨揀的快,首先路線設計帥。”這里講的路線設計其實就是揀貨路線。
揀貨路線的優化,是在一個通道貨品揀完之后,以最捷徑的方式進入下一個通道,計算出進入下一個通道后同一通道的貨品哪個先揀,哪個后揀,從而減少分揀人員的行走時間。
揀貨路線和揀貨方式沒有最優選項,只有最適合的選項。而揀貨路線和揀貨方式的設計又依托于貨架、商品的擺放、標識。
揀貨路線的選擇與貨區的劃分是分不開的,貨位的編號各式各樣,不當的貨位排序會造成揀貨路徑的增加。如下圖:
小倉庫的存放商品有限,出貨量也有限,不需要太復雜的揀貨路線和揀貨方式。而較大的倉庫存放較多的商品,出貨量也較大,揀貨員的勞動量會比較大,合理科學的揀貨路線、揀貨方式能夠大大提供揀貨效率,降低揀貨員的工作量。
這里主要講“S”型路線。其揀貨路線和揀貨方式是按照4個“S”形嵌套來設計的。
這4個“S”形分別是貨架S形擺放、揀貨S形路線、貨號位S形設計、搜尋視線S形。
這4個S形的關系是貨架S形決定揀貨路線S形,貨位號S形決定搜尋視線S形。
S型揀貨路線
“S”型行走路徑的貨位編碼、排序方法說明:
以通道編號進行編碼,奇偶分開排序,
例如:Q01-010304,Q是區域或庫房代碼,01是通道編碼,合在一塊Q01就是巷道號;
“010304”中01是指第一組拆零貨架,03是指貨架的第三層,04是指第四格貨位。
S型路線的好處:
1.S形路線對揀貨員來說是效率最高的路線。
2.在這個倉庫中,入口和出口在一側,揀選員每次作業起點也是終點,每次作業不會走重復的路線,屬于這個倉庫中最省力的路線。
3.貨架的擺放位置按照牌號左單右雙,保證揀貨員走的路線也是S形。
4.每個貨架是多層結構,貨位號也是從上到下呈S形排列。
這樣4個S形的設計,不僅保證揀貨員走的路線是最經濟的,也保證了揀貨員視線搜尋的線路也是最經濟的。
可見,減少分揀人員的行走時間對于提高分揀效率和降低倉庫運作成本是有意義的。
在非自動化倉庫或配送中心里,分揀一直被認為是勞動最密集、成本最高的運作,揀貨路線的優化必然會降低倉儲成本、提高生產力。
--------我是分割線-----------
在倉庫揀貨過程,最常用的還是“摘果式”。對于中小型倉庫而言,還有另外2種揀貨方式,如下:
單人揀貨
一個揀貨員負責整個區域的一次性揀貨,如圖所示。
優點:簡單、不容易被遺漏,揀貨員工作量得到平衡。
缺點:揀貨員對于商品對應貨架位的熟悉度低于分區匯總揀貨,如果單據中商品數量較大,揀貨員可能需要多次往返揀貨區與集貨區,少量多批次的訂單會造成揀選路徑重復費時。
分區匯總揀貨
每個揀貨員負責幾條貨道,揀貨完成集中在臨時存貨區,最后由集貨員進行合并,如圖所示(每個揀貨員負責2條貨道)。
優點:揀貨員需要記憶的存儲位置和移動距離減少,揀貨時間縮短,還可以配合訂單分割策略,運用多個揀貨員在短時間內完成訂單分揀。
缺點:增加了揀貨員之間工作不平衡的可能性,會造成某些員工揀貨完畢后空閑,而某些員工還在揀貨,人力資源不能最大化利用。
揀貨路線和揀貨的方式沒有最優的選項,只有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采用的最合適的選項。
2025-04-29 22:24
2025-04-29 22:23
2025-04-29 22:22
2025-04-29 22:22
2025-04-29 22:21
2025-04-29 22:20
2025-04-29 22:19
2025-04-29 22:18
2025-04-29 22:17
2025-04-29 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