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轉、跳躍,我閉著眼……”如今,這種高難度的動作不再是人類的專屬了,因為機器人逐漸“學會”這些動作,甚至是過獨木橋,也懂了。據最新消息,由波士頓動力公司制造的一款機器人Atlas在新的算法支持下,完成了“最難行走實驗”,成功走過了亂石塊、獨木橋式的狹窄通道等復雜地形。
“貓步”走過獨木橋
波士頓動力的各類機器人,一直是機器人領域“網紅”。早前,他們的機器人就演示了后空翻、在不同高度的箱子之間跳躍、旋轉等動作。
據最新報道,在美國人類與機器認知研究所(IHMC)新算法的支持下,Atlas(機器人挑戰賽版本) 可自主地走過各種物體,包括懸空的木板和搖晃的磚塊。從其發布的視頻看到,盡管木板橋的橋面十分“狹窄”,但機器人仍能一步步地完成行走。
搞笑的是,機器人走起的步伐有點像人類模特兒的“貓步”。
據研發團隊表示,機器人利用激光雷達感知地形,并繪制平面區域的地圖。路徑規劃算法將平面區域中機器人的足跡規劃到由操作員制定的目標位置。不過,目前機器人在這種地形上走路的成功率約為50%。
走出交叉步是最難的
據了解,Atlas高約1.83 米,重約149~181千克,全身有多達28個液壓關節。對機器人而言,要走過這樣狹窄的橋面難度很大,因為它們有時候要走 “交叉步”——機器人髖關節的運動范圍有限,當一只腳跨到另一只腳的正前方時會造成一個小的多邊形支撐,導致結構不穩定。而該研究團隊就是對Atlas編寫了控制、感知和規劃算法,使得機器人具備了視頻中展示的靈活性。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
2025-04-07 12:08
2025-04-07 12:07
2025-04-07 12:06
2025-04-07 0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