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年3歲的小喜(化名)是一名天使綜合征患兒,前段時間她發燒咳嗽,在一家醫院住院治療一周不見好轉,隨后轉到市第二醫院。醫生診斷她患了重癥肺炎,經過一周的呼吸機等治療有所好轉,但體溫依然反復,還出現發皮疹的狀況。因為小喜本身情況特殊,家人每天憂心不已。昨天上午,市第二醫院的智能移動遠程醫療機器人(以下簡稱“移動機器人”)來到小喜的病床邊,而遠在上海的兒科專家通過移動機器人,與市第二醫院的兒科專家一起,為小喜制定了下一步的治療方案。
據了解,移動機器人是市第二醫院今年新引進的“互聯網+醫療”技術,目前處于試運行階段,不久之后將正式上線,屆時,嘉興市民通過移動機器人就能實現重癥患者的上海專家床邊查房。
昨天上午,記者在市第二醫院兒科病房見到了移動機器人:樣子小巧,底部裝有輪子,可以輕松進入病房,來到病床邊;可以手機操控移動,也可以遠程操控;機器頂部是一個顯示屏,可以通過攝像頭進行實時畫面交流;還有揚聲器,能夠進行對話。
市第二醫院兒科主任醫師陸燕正通過移動機器人,向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大內科兼重癥醫學科主任王瑩介紹小喜的最新病情,“體溫有點反復,今天氧飽和在95左右,心率偏快,在120~140……”
王瑩聽取病情介紹后,通過移動機器人查看了患者腹部、胸部等部位的情況,然后結合各項檢驗數據,考慮是重癥支原體肺炎,呼吸窘迫。接著,現場多位醫生向王瑩提出了各自在治療小喜過程中的一些疑惑和困擾,王瑩一一為他們答疑解惑。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遠程會診討論,王瑩和市第二醫院的專家們一起為小喜制定了下一步的治療方案。小喜媽媽告訴記者,以前孩子生病,他們曾跑去上海找專家,“專家號很難掛,來回奔波十分折騰人。如今在病床邊就能看到上海專家,以前想都不敢想。”
據悉,移動機器人很快就會正式上線,率先會在兒科病區推行,正式推行后,移動機器人將常態化運行。
隨著滬嘉醫療合作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老百姓不出“嘉”門就能享受到上海的優質醫療資源。“在我們醫院,定期會請上海專家來坐診、查房、開講座。如果病情不急的市民,可以在上海專家來坐診的時候掛號看病。我院已于2018年7月21日開通了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的遠程會診,只要有需求,住院病人隨時可以讓醫生發起遠程會診,不用跑上海,就可以讓上海專家制定治療方案;如果重癥病人病情緊急的,今后可以通過移動機器人,向上海專家發起問診。”市第二醫院兒童醫學中心主任、主任醫師滕懿群介紹,“在與上海專家的交流、學習中,我們自己醫療人員的診療、科研水平等方面都有了穩步提升。”
2021-07-12 10:01
2021-05-22 09:04
2021-05-15 09:58
2021-05-14 08:43
2021-04-13 13:59
2021-03-31 13:54
2021-03-31 08:42
2019-06-04 08:51
2019-05-28 11:35
2019-04-26 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