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90%的AI公司虧損
不久前的一個智能制造會議上,一位精密鑄造專家講到:“請大家不要把任何產業都加上一個什么“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會為我們鑄造精密件嗎?會造飛機發動機嗎?”
很顯然,這位專家是做傳統制造的,更沉迷于精密鑄造技術和材料研發。制造界原本也是專注傳統制造業的,之所以關注“人工智能”,是因為人工智能正在改變各行各業,甚至會改變這個世界。當我們懷著一顆無比崇敬的心來關注人工智能這個行業時,第一個看到的卻是這個行業一浪高過一浪的投融資浪潮,相當激進。諸如某某公司完成了數額巨大A輪、B輪、C輪融資,卻怎么也找不到該公司的產品營收和凈利。
一個非常不可思議的現象是,在有關中國人工智能公司的各類實力排名榜、100強名單中,也是看不到AI企業的營收和凈利的。什么是實力呢?融資額+估值?
12月9日,我們在2018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年會上獲知,2018年上半年,人工智能領域的全球融資規模達到435億美元,中國的融資規模達到317億美元,占了全球70%的份額。
當一個行業的融資數額大大超出行業產值的時候,是不是存在巨大的泡沫風險?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人工智能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2017年中國人工智能創業公司累計融資超過500億元,但2017年中國人工智能商業落地100強創業公司累計產生的收入卻不足100億元,90%以上的人工智能企業虧損。
億歐創始人黃淵普在“2018全球智能+新商業峰會”上說,今天看到的很多AI公司可能是先烈。他認為,靠AI投資創業大潮發展起來的AI企業,沒有商業落地能力的AI公司,技術實力再強,也會被市場淘汰。不少業內人士擔憂中國AI企業勢必會迎來一場倒閉潮。
制造界認為,無論是制造行業,還是人工智能行業,遵循的應該是同一條“生存法則”,必須拿產品來創造市場和客戶,投入和產出的良性循環是唯一的商業生態。所有的虛假繁榮都會落盡,所有的泡沫都會破滅。每一個行業在興起與崛起的時候,勢必要經歷一次次行業大洗牌,像沙里淘金,濾除雜質,方得精華。
2/ 誰是中國AI應用的第一批推手?
15年前,在很少有人提及人工智能的時候,他就已經開始投身其中了:燒自己的錢、玩算法、訓練模型。并將人工智能和生物識別核心技術應用于國防安全、總統選舉、二代居民身份證、電子產品等,落地了大批AI關鍵應用場景。這個人就是亞略特的創始人——邵宇。
邵宇是一位踏實又低調的CEO,在國內媒體對有關人工智能報道中,很少提起亞略特和邵宇。就像全世界都知道華為,臺積電卻鮮為人知;大家都知道芯片,卻不了解光刻機是什么產品。
亞略特創立于2004年,是我國第一批從事人工智能研發的公司,專注于人工智能產業應用和多模態生物識別算法,擁有全球領先的Bione指紋識別算法和TrustFace人臉識別算法。早在十幾年前,亞略特就發布了兼容多款生物識別芯片的TrustLink生物識別身份認證平臺,從算法到智能硬件到平臺再到應用,構建了完整的AI閉環。
在AI的世界里,亞略特低調的扮演著很多重要角色。它不僅是中國居民身份證、外國人生物簽證、出入境生物識別系統的核心算法和比對引擎提供商,更是全球最大的AI軟硬件自主研發、設計和生產的制造商之一。亞略特自主研發的生物識別傳感器、生物識別采集設備、居民身份核驗機具、生物識別智能終端、生物識別自動比對系統、信息安全等AI軟硬件已廣泛應用于公檢法、社保、教育、金融、政府、海關、軍隊、軍工、醫療、交通、物流、電子商務、互聯網等20多個行業領域,服務全球20億人+,同時有超過300萬套亞略特AI智能終端設備在全球運行。
人工智能融資大潮中,盡管90%的中國AI公司虧損,但仍有10%的公司在創利。亞略特就是創利的公司之一,并且很像某些優秀的傳統制造企業,各方面都是那么“貨真價實”。可以說,亞略特是全球人工智能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AI行業的“聯發科”,更是我國AI應用的第一批市場推手。
幾次約訪,制造界采訪到了亞略特創始人CEO邵宇。對人工智能,包括對亞略特公司有了一個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3/ 走近AI鷹派人物邵宇
筆者早就聽說有個山東大學1995級的校友,電子信息系的,叫邵宇。數學最高分錄取、學生會主席、歷屆特等獎學金獲得者、中學就參加了全國信息奧賽......這是邵宇在山東大學的標簽。
2004年在創立亞略特后,邵宇和他的團隊率先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知識產權的Bione指紋識別算法、TrustFace人臉識別算法、大型生物識別比對引擎和基于生物特征的各種智能硬件產品,向生態鏈提供從“端”到“云”的生物識別Trun-key的解決方案。
目前,邵宇是中國國家標準化委員會生物特征識別應用技術委員會委員、生物識別行業領軍人物、多項生物識別核心專利技術的發明人、生物識別行業多項技術標準的起草參與人、中國安全防范產品行業協會特聘專家。
因為早期算力沒有大的突破,無法滿足算法實現,人工智能這個行業一直起起落落。大學時代的邵宇就開始了算法設計,創業時期他也有過低谷和困境,邵宇對過往的困境不愿過多提起,他的AI夢想是全球化的。他領導下的亞略特很像早期的華為,很低調、不張揚,靠產品打天下。
事實上,邵宇是一個技術大牛,然而他更是一個工程商人,從國家安全、公共安全、信息安全、國外總統選舉,邵宇帶領他的團隊一路技術公關,多次獲得全球億級系統性能實測第一名。亞略特內部有人把邵宇喻為“老虎”,業界則把亞略特稱為“鷹級戰隊”。
4/ 中國是最適合AI成長的國家
制造界:邵總您好,感謝您接受制造界的采訪。你怎么看當前我國的人工智能行業?尤其是被社會各界擔憂的“AI企業融資”熱潮。
邵宇:AI企業融資這是一個很好的事情,因為企業有了錢可以做很多事情。那么多的資本看好人工智能這個行業,AI行業的發展會越來越好的。
制造界:如果是貼著AI標簽“圈錢”呢?
邵宇:我想沒有任何一家AI企業是為了“圈錢”而“圈錢”,都是為了發展,企業做成功了,什么都好;企業做不好,就成“圈錢”了。
制造界:據說做AI是很燒錢的,亞略特沒有過一次融資,是嗎?
邵宇:是的。我們燒自己的錢,玩自己的算法,訓練自己的模型,落地自己的應用場景。2004年,我們是最早玩算法的一批公司,那個時候人工智能不像現在這么熱。
制造界:如果有人要投資亞略特,你會融資嗎?
邵宇:現在我們暫時不需要錢,因為我們一直都是盈利的。等合適的時候,我們也許會考慮融資。
制造界:當前我國正處于新舊動能空檔期,找到新動能很不容易。AI成了我國最好的新動能,發展如火如荼。請問邵總,中國在AI技術上會領先全球嗎?
邵宇:中國是互聯網用戶數量全球最大,也是全球人工智能和生物識別應用最廣泛的國家,比如人證核驗應用,通過二代證的指紋和人臉來核對居民的真實身份。我們平時就醫、電子購物、出行,辦理保險、金融等業務都需要通過人證及生物特征進行實人驗證,以確保信息安全。再者,人工智能的人證核驗應用也帶給居民很多方便,加速了當今社會的辦事效率。可以說中國是AI應用最活躍的國家,也是全球最大的AI市場,中國最適合AI研發、試錯和成長。
人工智能共分為三層,基礎層、技術層、應用層。除了算力、服務器基礎研究,我國在技術層和應用層方面的AI技術在全球是遙遙領先的,其中包括多模態生物識別。
人類歷史上共經歷了三次世界工業革命,從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機械化、到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電氣化、再到第三次革命的自動化。前三次工業革命,似乎沒中國什么事兒。但以智能化為主題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到來了,中國至少在AI應用技術上會保持全球遙遙領先,并具備一定的領導地位。特別是近年來,中國在AI論文發表、專利申請等方面,都是全球第一。
5/ 現階段是“弱人工智能”
制造界:想問您一個專業問題。有人說“圖靈機器”可測試產品應用,是人工智能還是自動化?您認為當前“生物識別”技術應用是人工智能嗎?
邵宇:人工智能分強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兩種,當前全球AI研究還是弱人工智能。
制造界:那么人工智能到底會不會思考呢?
邵宇:AI本質上是對人腦的模擬,能像人那樣思考、認知、判斷和決策。所謂“訓練模型”是指進化,類似于人的大腦進化,由胚胎到嬰兒,逐漸產生思維。
制造界:如果機器有了“思維”,會不會超越人類的智力?
邵宇:人工智能最終要實現的就是讓機器超越人類的智力,但仍被人類所控制。諸如傳統制造中的飛機、汽車比人跑的快,但汽車、飛機完全是可控的。
制造界:所以人工智能甚至被視為人類“最后的科學”,讓人們充滿了向往和期待。
邵宇:機械、電氣的發明解放了人類的雙手,讓人類不在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人工智能將解放人類的大腦,讓人類從復雜的腦力勞動中解脫出來。一旦徹底實現,人類迎來的將是另一個世界,甚至是另一個自己。到那個時候,人類只工作一個小時,這一個小時時間是“人機交互”,就是人給機器交流對話,即安排機器做什么工作。
6/ 全球多國“總統選舉”采用了亞略特的AI產品
制造界:亞略特第一桶金是“指紋識別”嗎?
邵宇:是的。指紋識別是公司的第一款產品,再到后來的人臉、靜脈、虹膜、掌紋、聲紋等多模態、多生物特征識別軟硬件的研發和生產。
制造界:2004年,AI幾乎沒有市場。亞略特的生物識別技術是怎么實現行業應用的?
邵宇:生物識別技術及行業應用是市場驅動下的必然趨勢,我們知道傳統的身份鑒定主要是借助體外物,如證件、ATM卡,這些我們都非常熟悉。一旦證明身份的標識物品被盜,身份就很容易被別人冒充或取代,就拿高考替考這件事來說,前幾年還層出不窮。在那個時候,生物識別技術不是沒有市場,而是多應用在公安、國防、銀行等比較大的行業領域。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市場對安全、保密和便捷性重視起來了,人工智能和生物識別核心技術應用順勢迎來更多的行業變革和爆發增長。
制造界:指紋采集、身份證讀取設備也是亞略特制造的嗎?
邵宇:對,亞略特是中國居民身份證閱讀機具、居民身份證生物識別采集器、居民身份證生物識別比對算法的入圍廠商,是中國居民身份證、外交部、出入境三大生物識別庫算法提供商,也是全球少數幾家承接過億級生物識別庫的生物識別廠家。在人工智能和生物識別核心領域,我們有超過180項的技術專利。在智能設備制造方面,我們具備十幾年的雄厚實力,有現代化的“智造”基地和嚴格的質量把控體系。
有資料顯示:深圳市亞略特生物識別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亞略特),成立于2004年,是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和生物識別核心技術方案提供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及雙軟認定企業、中國生物識別標準制定企業、國際FIDO組織成員、中國生物識別創新聯盟副理事長單位、中國信息安全創新聯盟成員企業、國家商用密碼產品生產定點和銷售企業、國家發改委生物識別身份認證重大科技專項承接單位。
在創立亞略特后,邵宇與他的核心技術團隊一起,率先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知識產權的Bione指紋算法、TrustFace人臉識別算法、大型生物識別庫比對引擎、人工智能身份認證安全中間件、生物識別統一身份認證平臺等生物識別核心技術方案及產品,以AI閉環驅動人工智能產業應用。
制造界:亞略特的多模態生物識別業務做得很強大。據說在2008年就用于尼日利亞的總統選舉,這可是國際公關,邵總能談談這方面的情況嗎?
邵宇: 2008年我們智能選舉系統第一次幫助尼日利亞做了全國總統選舉,議會選舉不再是傳統的紙筆和肉眼辨認。繼尼日利亞之后,我們為烏干達、塞拉利昂、亞美尼亞、意大利等七個國家提供了人工智能選舉系統和智能設備,正確率100%。
制造界:采集選民信息,是“指紋+人臉”吧?
邵宇:包括“指紋、人臉、虹膜、簽名”四項,為國家選民建立生物信息庫,建立超大規模高速生物識別自動比對系統(Trust ABIS),對選民信息進行自動查重,通過指紋和人臉識別對投票人進行自主身份核驗,與公民身份ID一致才可進行投票,確保選舉公平公正。
亞略特建立人工智能選舉系統在應用實戰中實現每秒可支持10億枚多模態生物特征的自動比對。
制造界:相當棒!亞略特公司沒圈過一分錢,卻掙到了全球多國“總統”的錢。
7/ 亞略特的合作伙伴遍及全球
制造界:看看今天的移動支付場景,幾乎全用生物識別支付了。早在2010年,你曾預測將生物識別植入電子產品,綁定ID,替代密碼。請問邵總,有多少公司采用了亞略特的生物識別技術解決方案?
邵宇:我們的營銷網絡覆蓋中國30多個重要省市,并成功進駐亞洲、非洲、歐美、中東等海外市場。合作伙伴遍及全球,涉獵軍工、政府、金融、酒店等重要領域,以及航天信息、華為、聯想、大華、海爾、科達等企業,是很多國際IT大廠的指定合作伙伴。
制造界:很多聲音在說,中國已經成為自主AI技術輸出國了,對此您怎么看?
邵宇:中國AI產業開放崛起的新生態是有目共睹的,生物識別技術在全球的確已經處于領先地位了。以亞略特為例,我們的專利“指紋算法”通過公安部居民身份證應用算法入圍和美國NIST Minex認證,拒識率為0.5%時誤識率為0%?!叭四標惴ā蓖ㄟ^全球LFW權威人臉庫測試,識別率99.72%。人工智能身份核驗終端進行人證同一核驗時,1:1響應時間<1S,這個數據可以說全球領先。
8/ 我們更像“聯發科”
有資料顯示:亞略特專注于人工智能和指紋、人臉、靜脈、虹膜、掌紋、聲紋等多生物特征識別軟硬件的自主開發和生產,擁有180多項生物識別核心專利。產品涵蓋生物識別傳感器、生物識別采集設備、居民身份核驗機具、生物識別智能終端、生物識別自動比對系統、信息安全產品等。其指紋識別類產品涵蓋半導體式、光學式、多光譜式指紋采集器和模塊,全部通過了中國公安部、美國FBI、印度STQC的權威認證。
制造界:邵總,在采訪您之前,我對亞略特非常細致地了解了一遍,發現你們公司的硬件終端設備比較多,很像一家制造企業。你可不可以按照制造業的方式,來談一下人工智能公司如何成功實現商用?
邵宇:算法設計相當于制造業的產品技術,然后把技術做成軟件、做成傳感器、芯片硬件、做成設備終端。制造業與人工智能企業的生產經營大致相似,有一點不同的是,做AI需要不斷地去創意設計和想象應用場景,需要把創意快速做成終端,快速推向市場。
制造界:說到應用場景的創意設計,我發現亞略特涉及了公檢法、安防、社保、教育、金融、醫療、交通等眾多領域的應用場景,請問亞略特每個領域都能做嗎?
邵宇:我們專注于人工智能和多模態生物識別核心技術軟硬件,可以做終端,還可以單純向客戶提供技術。
制造界:你們向客戶提供的技術是軟件嗎?
邵宇:不是。是核心部件。做成硬件提供給客戶。比如身份證讀取傳感芯片,可以用于任何智能終端,包括醫院自助掛號取片終端、社保自助辦理終端、銀行自助辦理終端等。
制造界:就像汽車制造,亞略特即會造汽車,又會造發動機,發動機提供給汽車制造商。
邵宇:是這個情況。我們更像“聯發科”,賣機器人,又賣技術。
制造界:亞略特有信心做成中國AI的“聯發科”嗎?
邵宇:有信心,信心很大。
9/ “刷臉”應用會越來越普及
制造界:2018年我國移動支付大爆發,“按指、刷臉”成了最成熟的應用場景。飛機場、高鐵、醫院等公共場景,什么時候可以實施“刷臉辦”?
邵宇:“刷臉”應用隨著業界同仁在各領域的積極推廣,會越來越普及。2014初亞略特自主研發了基于第二代身份證件保存的(指紋和人像)訓練的高精度融合算法及“人證通”人證核驗系統,已通過公安部的檢測。“人證通”系統是由多模態算法(包含指紋、人臉、OCR)、智能硬件、人證核驗軟件三個關鍵部件構成,該系統已經廣泛應用到全國高考、稅務、金融、旅業等行業,為民眾提供“按指”、“刷臉”快速認證服務。
2018年7月5日,亞略特BD9000多模態的人證核驗智能終端完成“互聯網+可信身份認證”服務的對接,并在浙江省多個派出所戶籍(含居住證)窗口成功上線,在未帶身份證的情況下,可實現“刷臉”辦理38項戶籍類業務。
10/ 亞略特的“閉環生態”、全球、全場景
資料顯示:亞略特人證核驗智能終端MARSHALL和BD9000頻現印度、法國等國際人工智能展會?;谏疃葘W習算法,MARSHALL在身份核驗時大幅提升活體識別準確度,提高人臉識別精度,針對多膚色人種的識別正確率已高達99.5%以上,若用“指紋+人臉”多模態認證,誤識率為0%時,正確識別率可達100%。
身份核驗終端BD9000從讀取居民身份證芯片中的身份信息,到現場采集人像照片和指紋圖像,再到比對驗證、獲取結果,BD9000全程自動化。并支持網絡數據同步傳輸,把被驗證人員的身份信息和驗證結果實時同步到服務器或推送到管理人員的客戶端,為多場景身份核驗提供了準確、高效的解決方案。
制造界:“金鼎獎”象征著中國金融奧斯卡,今年亞略特的自主終端BD9000拿到這項大獎。亞略特在金融領域如何拓展市場?
邵宇:國內的金融市場相對飽和,也相對成熟了。我們在利用成熟的中國金融AI技術幫助國外金融升級。近幾年,歐洲多數國家正在進行EMV遷移(傳統磁條銀行卡轉為智能卡),亞略特可以為全球智能卡產業鏈上的的各類產品賦能、提供技術解決方案。幫助全球國家構建更加安全、便捷的移動支付新生態!
制造界:今天我國出現了融資規模很大的公司,面對這樣資金雄厚的AI競爭對手,你有壓力嗎?
邵宇:我們也壓力很大。但更有勇氣和信心做好。
制造界:怎么做?你認為亞略特的核心競爭優勢是什么?
邵宇:亞略特在全球首家推出互聯網生物識別云認證平臺。我們能夠獨立為合作伙伴提供從生物識別芯片模組、多生物特征智能學習算法(Bione)(TrustFace)、手機安全認證軟件(Biomove)、超高速生物識別比對引擎、生物識別互聯網云認證平臺(www.uruid.com)從“端”到“云”一體化解決方案。從算法到智能硬件再到平臺和應用,亞略特形成了一個很完整的AI“閉環生態”,亞略特這種優勢在全球也是為數不多的。
制造界:做國際市場是不是需要創建國際合作團隊嗎?
邵宇:我們正在美國、法國、印度等多國高效整合資源,攜手全球合作伙伴探討各個領域的行業應用,構建全球、全場景AI生態產業鏈。我們正通過BIO-ISV生物識別獨立軟件商開發認證體系和BIO-EC生物識別工程師認證體系,幫助越來越多的合作伙伴為客戶提供專業的生物識別產品和解決方案。
制造界:采訪亞略特公司,弄明白了人工智能不是虛無縹緲的想象,是實實在在的應用。如同制造業,把技術變成產品,把產品變成GDP。
邵宇:人工智能最大的價值是與實際場景的結合,與行業服務形態結合,制定設計最完美的解決方案,給用戶最好、最安全便捷的體驗。用戶的體驗決定市場需求,決定GDP。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
2025-04-07 12:08
2025-04-07 12:07
2025-04-07 12:06
2025-04-07 0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