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當記者來到北海站生產區,遠遠地看見一個藍頂白墻的屋子,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緊緊的靠了過去。北海站技術員劉勇介紹:“這是我們的好伙伴--智能防爆巡檢機器人的家,很酷吧!”
北海站是銷售華南分公司庫容量最大,功能配套最齊全、占地面積最大的輸油站,站場庫容量35萬方,設備2595臺,安全生產任務壓力大,員工的勞動強度較大。
于是,銷售華南分公司將北海站作為智能防爆巡檢機器人試點單位,致力打造智能站場。
給它一個家
繼南沙站、珠海站之后,銷售華南將北海站作為第三個智能防爆巡檢機器人試點輸油站,得知這個消息后,大家都特別高興,期待著能夠早日見到新朋友。
可是,要想讓巡檢機器人在這里安家落戶,那首先要給它鋪好軌道,建好“家”—充電屋。
2018年1月開始,南寧管理處副處長李本方先后3次來到北海站,進行現場踏勘,反復在生產區內行走,尋找充電屋的最佳位置和巡檢的最佳路線。
李本方意識到,北海站工藝操作頻繁,設備數量較多,要為巡檢機器人的到來做好充足的準備,給它安好家。
巡檢軌道和充電屋的設計圖紙出來后,南寧管理處馬上組織施工。經過63天的奮戰,7月15日,820米長的巡檢軌道建好了,充電屋內配上了嶄新的充電樁和通訊設備。“巡檢機器人終于有了自己的家。”技術員劉勇欣慰的笑了。
“在這63天里,我們每天都堅守崗位進行監護,期待‘行者’能夠盡快來到北海站這個大家庭。”北海站HSSE督查員蘇勇說道。
見面格外親
7月20日,北海站技術員劉勇早早地來到綜合樓前,好像在等待著什么。原來,這一天,期待已久的巡檢機器人要來了。
劉勇回想起當時的情景,激動的心情無以言表:“真正驗收的時候,心情特別激動,初次見面顯得格外親切。”
打開整體包裝,映入眼簾的就是機器人兩個高清攝像頭,在太陽照射下格外明亮。鏡頭雨刷就像是它的睫毛,隨時保證眼睛的明亮。身高可從1.3到1.8米靈活伸縮,保證能夠掃描到高低不同的設備。而代步工具是四只黑色的輪子,保證它穩穩地走在巡檢通道上。
“它第一次運行,我好奇又有些許擔心,想知道它到底怎么工作,又擔心這樣一個機器真的就能夠做好巡檢工作嗎?”帶著疑問,當班員工莫賢超道出了自己當初的感受。
一路陪伴,看著巡檢機器人從“家”里面出來,沿著巡檢通道,一路走走停停,掃描壓力表、主輸泵等設備的參數及運行情況。莫賢超同時用對講機與站控室實時溝通,對比它掃描的后臺參數與現場參數,發現一次次核對都一致的時候,他才慢慢的對它放心了。
當巡檢機器人走到離“家”兩米時,卷簾門自動開啟。當它回到充電屋后,門又自動關閉。“親眼看到這一幕,還是很震撼,更讓我相信科技的力量。”莫賢超有感而發。
關愛伴左右
巡檢機器人的到來,讓北海站全體員工都很開心,對它也是無微不至的愛護。
“我們每天都會給它拭去灰塵,保持干凈,檢查充電樁及其他設備。“
“怕它一個人孤獨,我有時還會利用巡檢的時間陪它走一走。”北海站輸油工黃光兵對機器人情有獨鐘。
雖然它是機器人,可站里面的員工都把它當作朋友。特別是在惡劣的天氣條件下,大伙兒非常擔心它的安危,生怕它受到傷害。
9月17日,今年的超級臺風“山竹”強勢來襲。北海站當班員工實時關注著天氣情況,在臺風來臨之前,做好充電屋的加固,同步檢查充電樁等設備。
隨后,把機器人鎖在充電屋內,避免臺風造成損害。臺風剛過,當班人員第一時間跑到充電屋,仔細檢查它的配套設備,看到它完好如初,大家才松了一口氣。
同時,他們還一次次地幫助巡檢機器人進行改進,讓它更加適應北海站的環境,與大家一起成長。
11月12日19:00-24:00,北海站進行換泵施工,對給油泵進行X射線探傷作業。由于X射線輻射較大,北海站站長呂煒決定,暫停部分生產區域的人工巡檢,改為機器人巡檢,并順利完成巡檢任務。
經過五個多月的磨合,現在的巡檢機器人,己經做到了報警準確、識別率高,成為北海站的一雙智能眼睛。“自從有了它,站場員工巡檢時多了一個可靠的伙伴,對站內安全更加有信心。”對于北海站站長呂煒來說,巡檢機器人成了他的好幫手。
2025-04-28 12:37
2025-04-28 12:24
2025-04-24 15:08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