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和AI技術專業化是國內AI產業目前最薄弱的環節。
9月18日下午,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小i機器人語義主題分論壇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成功舉辦。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宋依佳、小i機器人創始人朱頻頻、合合信息創始人龍騰、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教授Chitta Baral、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林方真、清華大學教授朱小燕等出席了本次論壇。
該論壇匯聚了企業、高校等多方位的海內外行業大咖,整個論壇圍繞智能語音、語義理解,從技術、應用、產業生態等多個方面探討了智能語音、語義目前的現狀、面臨的挑戰、機遇以及商業落地的過程等,共計吸引了數百位專業觀眾。此外,論壇上還舉行了小i智慧學堂揭牌儀式。
圖 | Chitta Baral教授
活動現場,來自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Chitta Baral教授圍繞自然語義理解的算法進行了詳細的闡述。他表示,自然語義理解對于人類而言非常容易,對于機器人卻較難,機器只有在擁有很強的背景知識下才能夠準確理解語義。對此,Chitta Baral教授給出了自己的改進方法,他認為一方面可以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來篩選需要的信息,另一方面,用一種叫novel Puzzle comprehension的方式在兩個puzzle之間建立聯系。
在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林方真教授看來,人工智能是利用邏輯來幫助人類解決問題。而解決問題的方式有三種:第一種是通過廣闊的知識庫回答問題;第二種是通過從信息中找模型;第三種則是做診斷。清華大學教授朱小燕則表示,機器學習存在對抗樣本,不直觀、不可解釋性以及知識難以加進去等弱點。目前機器只做智能信息處理,還是不能篩選和提煉,抽取信息和知識并把它們關聯起來,儲存在長期記憶里,為人類服務。
此外,合合信息聯合創始人龍騰認為此前傳統的OCR技術無法解決的痛點,如抖動、模糊字、反光等問題,現在基于深度學習的STR技術已經能夠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
圖 | 朱頻頻
而小i機器人創始人兼CEO朱頻頻就語義技術的應用,現場介紹了小i智能客服目前能夠解決的問題,即在線下門店中,能夠通過智能硬件,為當地網點服務、分流客戶群。小i智能客服還具有龐大的知識庫和智能人機協作的能力,能夠與工作人員一起合作、提高對外服務。朱頻頻重點介紹了小i機器人自己的“iBot”平臺。他表示,該平臺整合了自然語言和智能對話的技術,并把語音、圖像識別等技術融合到產品、架構當中。在他看來,做自然語言基礎處理非常重要,因為只有做自然語言處理才能夠提出很多文本特征,從而才能繼續后面的機器學習的推理。
在高端對話環節中,寬帶資本合伙人劉唯作為主持人向小i機器人創始人兼董事長朱頻頻、木木機器人董事長蔣化冰、來也科技CEO胡一川、觀谷科技董事長桑墑四位嘉賓展開了涉及產業、生態鏈、技術等多方面的深度對談。談到哪個領域能夠最快享受AI帶來的紅利時,蔣化冰認為有兩個領域:一個是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更加擅長的領域;另外一個則是高度發展且資金充裕的領域,如醫療等,因為其具備資金投入的能力。朱頻頻則表示,短期來看人臉識別、圖像識別等已經享受到了紅利。長遠來看,人工智能將深入各個行業。
談到“AI產業中,目前中國AI最薄弱的環節”這一議題時,胡一川認為AI產業中,中國目前最薄弱的環節是數據。一方面,當前大量的數據掌握在BAT這些巨頭企業手中;另一方面行業中的大量數據,傳統企業不具備處理、應用數據的能力,也沒有一個環節能夠將行業中的大量數據整合起來。桑墑則表示,最薄弱的環節是AI技術如何更加專業化,尤其像醫療這些領域。具有AI技術的工程師不具備醫療領域的知識,而具備醫療領域的知識又不具備AI技術。未來知識的多元化、從業者的視角廣度、寬度等將會決定AI發展的深度。
圖 | 小i智慧學堂揭牌儀式
活動中,除了海內外大咖們精彩紛呈、干貨滿滿的演講,活動現場還舉辦了小i智慧學堂揭牌儀式。由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智能服務專業委員會張軍平、華東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系主任賀樑、Y-CITY全球創新學院總監金冰冰、小i機器人高級副總裁許戈亞等人共同為小i智慧學堂揭牌。
近年來,對于人工智能來說,無論從技術、產品、商業落地亦或者政策的推動與支持等多個方面都已經迎來了很好的時機。小i機器人借助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集聚各路大咖從多個緯度對智能語音語義展開探討,不僅為觀眾奉獻了精彩的知識盛宴,也將進一步促進行業的交流與發展。
2025-04-24 08:29
2025-04-24 08:26
2025-04-24 08:25
2025-04-24 08:24
2025-04-24 08:24
2025-04-24 08:23
2025-04-24 08:22
2025-04-24 08:21
2025-04-23 11:50
2025-04-23 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