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40家企業,連續走訪30天,形成超過10萬字調研成果。
今年7到8月,由著名經濟學家周其仁與佛山市工商聯、南方日報共同組建的專題調研組,深入佛山企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第一線,并正式推出“品質革命·創新力量——佛山邁向高質量發展企業樣本觀察”,敬請持續關注。
今日推出系列報道之五:
4月,結束又一年的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后,廣東嘉騰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騰機器人”)董事長陳友推出了一個新的計劃。
“我們決定斥資1000萬元打造企業的工匠計劃。”陳友表示,所謂嘉騰工匠計劃是指員工只要干滿三年,按照不同的級別,公司將給予每人2萬到5萬元的獎勵。
這正是嘉騰注重以人為抓手的品質學。在質量控制體系中,人、機、料、法、環被譽為五大關鍵因素。而嘉騰顯然把人放在了首位。這不僅體現在嘉騰積極引入高端人才,以領頭型人才帶動企業創新,通過技術力量實現品質飛躍,與此同時,嘉騰以培養眾多熟練工的方式,搭建好品質的底層根基。
在攀登品質高峰的過程中,客戶也是嘉騰提升品質的鞭策者。“比如華為就是嘉騰品質提升的功臣。”陳友說,近十年來公司累計為華為、奔馳等世界500強企業解決了逾千個問題。
好的品質也讓嘉騰得以“捆綁”更多的優質客戶。作為專注AGV機器人的設備公司,嘉騰機器人繼2008年成為國內第一家把設備賣給汽車廠的機器人公司后,如今華為、富士康以及國內十大汽車廠均成為了它的客戶。
熟練工的重要性
中專生與大學生的“匠人實驗”
“Perfect!”上個月,在德國戴姆勒公司的回復信上,三個“Perfect”接連出現宣告嘉騰機器人的客戶名單上,再斬獲一家德企。
近年來,在接觸越來越多的德國企業的過程中,陳友常常在思考,對標德國制造,打造好品質的關鍵到底在哪里?
在頻繁接觸德國企業的過程中,他注意到一個現象,許多員工的平均工齡高達20多年。于是他開始思考,如果是同樣的工藝流程,德國制造優于中國制造的原因,是否就在于他們擁有更多的熟練工?
嘉騰機器人注重以人為抓手的品質學,牢牢把控住了人、機、料、法、環五大質量關鍵因素。圖為嘉騰機器人自主研發的移動AGV機器人“大黃蜂”。南方日報記者 戴嘉信 攝
為了驗證這一觀點,嘉騰機器人內部曾為此進行了一場關于熟練工重要性的測試。
這天,公司內部專門把一名中專學歷、在公司工作了四年升到高級技工的員工,和一名剛畢業來到公司的大學本科生作為測試對象。在測試中,嘉騰機器人把一張存在故障的電路圖同時發給他們。中專畢業但有4年工齡的員工僅用一分鐘就找出了故障所在,而本科生用了一天的時間才找出來。
這樣的測試結果給了陳友很大觸動。盡管本科生員工有很好的理論基礎,但是有更長工作經歷的員工,即使理論基礎差一些,在確保產品質量上,優勢更突出。而這名本科生如果愿意留在基層,或許不需要4年也能達到這個水平,當然這都需要時間的沉淀。
這種熟練工優勢,在嘉騰機器人實際的項目中也有所體現。
上個月,在一個現場工程項目中,一臺設備突然出現了故障。嘉騰員工進行查驗時發現,整個工程的線路都鋪設得很整齊,而導致設備故障的原因,僅僅是因為一顆螺絲釘沒有擰緊,而當天負責現場施工的就是一名新員工。
“我們在和很多德國工程師的交流中,他們都會反復說,一定要用熟練工,這樣才能確保質量。”陳友表示,推出匠人計劃的目標,正是為了用3年的時間,培養出300名至少具有3年工作經驗的熟練工。
發揮“領頭”作用
技術提升帶動品質飛躍
如果說培養大量熟練工是嘉騰機器人為攀登品質金字塔打造更強的根基,那么要實現品質的飛躍,嘉騰機器人靠的則是充分發揮高端人才的作用。
在嘉騰機器人的生產車間內,一臺明黃色外殼的AGV機器人沿著固定的軌道快速移動。這款被命名為“大黃蜂”的機器人,曾斬獲2016年德國工業設計頂級大獎紅點獎。
這款被命名為“大黃蜂”的機器人,曾斬獲2016年德國工業設計頂級大獎紅點獎。南方日報記者 戴嘉信 攝
所謂紅點獎被譽為工業設計界的“奧斯卡”,因評選標準嚴苛而著稱,被認為代表著全球工業設計的最高水平。而“大黃蜂”摘得該獎的背后,除了外觀工業設計精湛,還在于其是國際范圍內首次使用了慣性導航技術的產品。
在AGV機器人的核心技術中,導航技術正是重中之重。
由于AGV機器人需要在室內外運行,面臨的外部變量因素眾多。比如早年嘉騰機器人的AGV送到臺灣一個代工廠后,受到了工廠內烤箱、烤爐等的電磁干擾后,直接影響了運行。
這迫使嘉騰機器人在出廠前對AGV設置眾多“難關”,比如設置爬坡路障,引入了不同的電磁干擾,在考驗測試中提升AGV的性能。
除了一點一滴的測試提升,嘉騰機器人對于產品品質的提升,還在于技術的升級,這背后正是依靠充分發揮高端人才的重要性。
陳友表示,在導航技術的定位算法中,過去一直采用六邊形的算法,也就是設備在移動的時候是通過六邊形的反光點進行定位,但由于六邊形存在不穩定性,一旦移動的角度發生改變,設備定位就可能出現不準確。
在嘉騰機器人內部,一名員工在反復測算的過程中,某一日對著一個芒果找到了新的解決方法。“他看著一顆芒果,突發奇想決定用三角形進行測算。這種測算方式下,雖然常常需要在45萬個三角形中才能找到一個可匹配的,但這種算法大幅提高了定位的準確性。正是這些先進的算法,讓嘉騰機器人斬獲了一項美國的重要專利技術。而得益于這項專利,嘉騰機器人的定位準確性也得到大大提高。”
與客戶共同成長
建信息系統收集終端反饋
實際上,以創新支撐品質提升,除了充分發揮高端人才的作用,嘉騰機器人還積極與優質客戶進行“捆綁”。
“華為就是嘉騰機器人品質提升的功臣。”陳友表示,在多年與華為的合作當中,華為不斷對嘉騰的設備提出更高的要求。企業累計為華為解決了數千個問題的同時,產品的品質也得到了提升。
好的品質也讓嘉騰得以“捆綁”更多的優質客戶。南方日報記者 戴嘉信 攝
不僅如此,作為定制類的設備,嘉騰機器人為了拓寬行業的應用類別,擁抱更多的客戶,陳友在斯坦福大學學習后,推出了“9+1”的服務模式。所謂“9+1“的服務模式是指,嘉騰機器人用90%的時間來服務合作伙伴,10%的時間來服務直接用戶,比如奔馳這類企業就是公司的直接用戶,而服務合作伙伴則是指設備集成商。
這樣的模式源于嘉騰機器人當初在推廣時,遇到“隔行如隔山”的問題,也就是當嘉騰希望把設備賣給不同行業時,很難迅速摸清對應行業的需求“痛點”。
為了破解這一點,嘉騰機器人主動選擇與集成商進行合作。“我們只是集成商系統中的一環,他們不會對我們有所防范,而通過集成商,嘉騰可以迅速進入不同行業。”陳友說。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90%的業務不直接面對終端客戶,但嘉騰的每一款產品上都設置了二維碼。一旦終端客戶在使用產品時遇到故障問題,客戶只要掃一掃二維碼,就可以通過特定的軟件直接與嘉騰售后中心聯系。
除了搭建渠道獲取終端用戶的故障數據,嘉騰還專門開發了一個軟件監測設備的運作情況。這正是2016年嘉騰發布的AGV中央調度系統——嘉騰Brain。
據嘉騰機器人副總裁陳洪波介紹,一直專注硬件的嘉騰,常常會有客戶提出希望把硬件與其他ERP等軟件程序相連接的需求,但由于嘉騰的設備都屬于非標產品,要解決這個問題,意味著嘉騰每次都要給出不同的解決方案。
與此同時,目前國內工廠生產環節互聯程度普遍偏低,設備之間大多孤立存在,無法真正發揮出智能制造中不同環節的協同效應。而嘉騰Brain就像當前手機上的安卓系統,各種APP應用開發和運行的后臺,只需要輕點鼠標勾選,用鍵盤輸入代碼,就能讓AGV、機械手等工廠的各種設備連接起來,相互配合完成不同的生產任務。
通過嘉騰Brain,嘉騰機器人還能更好地采集設備的運行數據。“這些數據最大的作用就在于,成為幫助我們提升產品品質的重要依據。”陳友說。
■記者手記
對標德國
關于員工“終身相許”的品質學
著名財經媒體人秦朔曾經在一篇以《德國:難以超越的與可以駕馭的》文章中提到大多德國工人愿意對一家企業“終身相許”的現象。
他在文中寫道,“我看了生產線,和幾個工人攀談,一個油漆工已經干了27年,一個螺絲工也年過半百了,一個負責中國市場經理的兒子也在這里當工人。他們仿佛都有一顆不跳槽的安靜的心。”
常年與德國企業交流的廣東嘉騰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友也注意到了這個現象。每每與德國企業交流時,他都會注意到大多員工動輒就在一家公司內工作起碼20多年。而這些員工做起事來,還顯得極其“死板”。如果說一個螺絲圈需要擰12圈,那么這個員工絕對不會擰12圈半,哪怕多半圈都不行。
在陳友看來,這種“終身相許”“死板”正是為何面對同樣的工藝流程,德國制造仍能實現品質更優的重要原因所在。
在對品質提升的影響因素中,剔除顛覆性技術對于品質帶來的快速提升,大多時候,品質的提升就依賴一點一滴。而這些一點一滴的提升,離不開人的因素。同樣,從木桶理論來看,要確保品質需要環環相扣,如果出現一項“短板”,對于整個品質體系就是毀滅性的打擊。這種短板效益,也從側面反映出一家企業的品質底線。
基于這樣的思考,嘉騰提出了打造企業的“工匠計劃”,從本質上來說,就是希望能夠培養更多的熟練工。這樣的舉動,放在這家從事自動化工作的企業來說是難能可貴的。
近年,越來越多企業在推行自動化的過程中,許多人或許都會思考,是否有了自動化,就能代替人生產出更好的產品?
同樣以當前在工業變革中走在前沿的德國為例,曾經去過德國大眾狼堡工廠的人,都會對這家企業的人文關懷印象深刻。
在這家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工廠,即使前工序已經有高達80%的自動化程度,但在后工序仍然依賴人力的車間里,讓員工可以隨時聽音樂,工作崗位上配備更舒適的座位,甚至為了讓員工不用側著身,讓車輛以傾斜的角度來配合員工,種種舉動都體現了對于員工的重視。
如同這家德企所倡導,員工是企業最大的資產,只有員工有了好心情,才能確保好質量。從這個角度看,大概這也是促成德國員工樂于對一家企業“終身相許”的重要原因之一。
2025-04-29 22:21
2025-04-29 22:19
2025-04-28 12:37
2025-04-28 12:24
2025-04-24 15:08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