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新聞7月6日電 (繆璐)當前,新一代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正在迅速崛起,智能制造作為新一輪產業革命的核心,信息與制造技術的融合將帶來制造業的模式重塑。發展高端制造業,通過供給側改革推動需求真正釋放將是中國制造“跨越式發展”的必由之路。在全球制造業模式變革前夜,推動關鍵技術革命,大力發展智能制造,將成為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關鍵。
因此,在此基礎下,由工信部指導、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主辦、中國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聯盟、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及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等大力支持的“2018中國國際機器人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暨2018智能工廠裝備及解決方案高峰論壇”7月3日在上海金古源豪生大酒店國賓廳召開。
本次會議以“創新驅動·智造產業融合”為主題,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執行理事長宋曉剛擔任主持人,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張克林,國際機器人聯合會主席JunjiTsuda、IFR研究委員會主席AlexanderVerl、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秘書長litzenberger、IFR工業機器人供應商集團主席等眾多專業人士到場支持。
張克林表示,當前,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孕育興起,智能制造成為全球制造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和競相爭奪的制高點。機器人作為智能制造的重要抓手,正在滲透到各個傳統行業,成為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焦點。本屆論壇聚焦創新驅動制造產業融合主題,順應了世界科技與產業發展潮流,契合了我國制造業同行的共同關切,必將對進一步加強合作,促進制造業與制造產業共融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
我國機器人產業通過近幾年的快速崛起,呈現出新的特點。首先,從數據上來看,2017年中國市場上工業機器人總銷量已經達到了14.1萬臺,增長58.1%。其中國產機器人累計銷量3.8萬臺,同比增長29.8%,至此,我國已連續5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全球超過37%的機器人在中國銷售。
其次,企業注冊增長速度首次下滑,資本和創業者正逐漸回歸理性,培育世界級的機器人產業集群,促進大中小企業的融通發展,成為未來的方向。第三,產業發展正經歷從數量的擴張向高質量發展的攻堅階段,突破人機交互,柔順控制、功能仿生等關鍵技術,從根本上提升核心競爭力成為關鍵。第四個防止無序競爭,規范行業發展,完善標準體系,健全檢測認證,規范市場體系,促進公平競爭已成當務之急。
張克林認為,我國制造業將通過實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強聯合公關,集中突破新型傳感器、伺服電機、檢測器等核心裝置,實現工程化和產業化,持續推進“兩化”深度融合,加大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建設力度,加快人機交互、智能物流、管理等推廣應用。創新運營模式、服務模式,將加快組織研發工業機器人等智能裝備和智能產品不斷以新制造力量提升我國制造業總體的裝備和服務水平,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JunjiTsuda在會上表示,自動化使得中國的廠商可以滿足日益增長的中產階級的消費者的需求。自動化也已經使得廠商能夠來抵消一些高工資帶來的影響,正是這個高工資增長了國內的需求。2017年的數字展示了中國繼續會是增長最快的國家,在世界上的機器人銷售,在2017年有超過58%的在中國的公司都是中小企業。
論壇圓滿結束后,在國賓廳還舉行了“金手指獎—2018中國國際機器人年度評選”頒獎典禮及答謝晚宴。
“金手指獎——2018中國國際機器人年度評選活動”由弗戈工業傳媒和MM《現代制造》全媒體平臺、CIROS組委會主辦,自2016年開啟以來取得了良好的市場反響和行業的高度認同。
2018年,金手指獎·中國國際機器人組委會繼續推進評選工作,并對評選活動進行了適當的創新、改進和優化,評選活動的專業化得到市場和企業的認可,經過3個多月緊張有序的工作推進,大獎終于水落石出。我們這次評選活動有這樣幾個特點:一、是民營企業居多,本土企業的崛起是我們的最大看點;二、是機器人的應用從單個產品向系統集成深入,代表了智能制造的發展方向;三、是產業園區高舉大旗,誓要把工業機器人的發展進行到底。
300多名業內專業人士共同見證中國機器人市場深化供給側改革過程中誕生的風云人物、創新產品、新銳企業、智能集成和最具影響力產業園區等5項大獎,希望通過智慧與思想的融匯交流,制造與文化的激情碰撞,并以這樣一場群星閃耀、風云際會的慶典來照亮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持續發展的健康大道。(完)
2025-04-29 22:21
2025-04-29 22:19
2025-04-28 12:37
2025-04-28 12:24
2025-04-24 15:08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