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電商領域,消費者希望能更快的收到線上下單的商品,零售商希望提升配送速度,同時降低整體運營成本。特別是食品雜貨,消費頻次高且是剛需,配送能力越發成為零售商的重要競爭力之一。
以色列創業公司CommonSense Robotics,正在幫助雜貨零售商實現一小時交貨的目標。他們利用倉儲機器人和整體軟件解決方案,建立高度自動化的電子商務倉庫和配送中心,從而提升零售商的交貨效率,并降低整體人力成本。
在CommonSense建立的小型訂單履行中心,有兩類機器人。
一類是小型運輸機器人,可以在地面移動運輸貨物,它們通過WiFi連接到網絡中心。地面被劃分成與運輸機器人大小相似的網格,運輸機器人通過攝像頭讀取地面貼紙上的二維碼,從而獲得位置坐標。如果電量不足,運輸機器人會自動返回充電站給電池充電。
另一類是貨物分揀機器人,體積比運輸機器人更大,它們可以從貨架上拉出標準尺寸的箱子,并交給地面上的倉儲機器人。
中央計算機是整個系統的大腦,可以獲取所有機器人的位置等信息,并整體調度。
通過運輸機器人、分揀機器人和中央系統,CommonSense讓三維空間的取貨搬運得以全自動化。這樣,操作人員就可以在掃描臺停留并拾取貨品,而不必每天行走數英里。
商業模式方面,CommonSense認為電子商務將會變得分散,公司專注做小型配送中心,不期望與亞馬遜或沃爾瑪合作來優化大倉庫,而是瞄準了缺乏技術優勢的城市中小型雜貨零售商。
CommonSense提出了“配送中心即服務”的想法,他們負責承建和管理整個高自動化配送中心,零售商客戶只需要支付服務費用。這些小型配送中心的規模足夠小,可設置在城市中,而非數英里外的城市郊區。通過這種模式,幫助零售商大大加快貨品交付,同時降低成本。
該公司將交付速度歸結為三件事情:自動化,小型空間和接近消費者。
CommonSense正在以色列的特拉維夫開設第一個配送中心,并計劃向歐洲和美國擴張。他們于今年2月獲得了2000萬美元A輪融資,總共融資金額達到2600萬美元。
36氪近期報道過法國機器人創業公司Exotec Solutions,同樣在打造三維空間的自動化取貨搬運方案,于近日獲得1770萬美元B輪融資。更多的倉儲移動機器人玩家,國外有已被亞馬遜收購的Kiva,國內有快倉、馬路創新、Geek++等。
試想一下在未來,如果實現“城市小型自動化配送中心網絡+無人配送機器人送貨”,零售行業的整體效率和成本將會取得一個巨大的突破。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
2025-04-07 12:08
2025-04-07 12:07
2025-04-07 12:06
2025-04-07 09:52
2025-04-07 09:49
2025-04-07 09:43
2025-04-03 09:11
2025-04-03 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