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宇配送
2018 年初,高仙把基于 SLAM 的低速無人駕駛和機器人應用正式延伸到樓宇配送領域。在技術層面,高仙樓宇配送機器人實現了與電梯、門禁、無人貨柜機等建筑設施的聯動,可在樓宇建筑內暢通無阻地運送外賣、快遞及其它零售商品,解決商品配送的最后一百米問題。
產品的整體實現方面,高仙采用了全方位開放式合作架構——將包括機械結構、硬件及電氣選型、移動導航算法、電梯控制方案和上層 APP 交互及后臺,乃至第三方整機代工廠在內的一整套樓宇配送機器人產品方案用低成本商業模式提供給下游合作伙伴。高仙表示,即使是一家沒有任何機器人運動技術基礎的公司,基于高仙這套產品方案也可以在 30 天內量產自己的樓宇配送機器人,并可將整機成本控制在萬元以內。
高仙樓宇配送機器人的問世將為下游近百家合作伙伴賦能,也帶來機器人的快速、規模化部署,在此基礎上,高仙還將引入電商、外賣等新零售端資源,建構一個融合外賣、快遞、新零售產業資源的配單平臺,并實現業務導流與樓宇消費數據分析。
在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雷鋒網、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承辦的全球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峰會(CCF-GAIR)上,高仙將發布樓宇配送機器人。
清潔
在清潔機器人領域,高仙則選擇推出自有品牌產品 ECOBOT,目前產品已銷往全球多個國家。在發布會現場,高仙也演示了一款無人駕駛清潔車。
據了解,截止目前,高仙商用清潔機器人已在全球實現超過 10 萬公里安全高效的無故障清潔運行,近日還聯合新加坡綜合技術委員會(JTC)發布了新一代產品,這已經是高仙歷經五輪迭代的商用清潔機器人。
今年 7 月,高仙還將正式推出無人駕駛環衛車,商用智能清潔應用自此將完整覆蓋室內、室外全場景。
商業模式創新
除了找到合適的應用場景,高仙在商業模式上也不乏創新。三個應用場景對應了三種不同的商業模式。
在安防領域,高仙的核心商業模式是通過解決方案授權來獲得收入,而不會自己去涉足終端產品。程昊天 告訴雷鋒網,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安防是一個 2G(面向政府)的行業,即使有解決方案,能做出產品,想要在這個領域里實現突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樓宇配送同樣是一個不容易突破的領域,因而高仙選擇賣方案而不是自己涉足其中,但與安防領域不同的是,高仙計劃走一條方案低成本的路子。其中的思路是,以低價的方式授權給廠商生產樓宇配送機器人,并由他們來進行樓宇的推廣,而低成本的前提是需要使用高仙的機器人系統和后臺,高仙則利用這些機器人獲得的數據去產生一些額外的價值。
對于樓宇數據的挖掘和運營,比較基礎的比如掌握人流數據,提供給廣告服務商;往大了講,可以成為一個對接外賣、快遞等配送服務的平臺;還有許多人未必知道的特殊領域,比如運營商信號強度收集,一直以為運營商都有檢測樓宇里各個角落信號強度的需求,并將此外包出去,樓宇機器人每天上下跑,同時又是一臺連網設備,可以很好地勝任這項工作。
而在清潔機器人領域,高仙賣的是整機產品,包括以租用的形式提供服務。
可見,讓技術落地的同時,如何最好地獲得商業回報,也是一個值得深入探究的領域。
不止技術是門檻,落地能力也是門檻
在機器人領域的技術競爭中,高仙擁有的是兩道門檻,一是技術上的,二是落地能力。許多人可能認為機器人應該技術制勝,但實際上,程昊天認為落地能力也同樣重要。
技術方面,高仙優勢正是此次發布會上公布的 SLAM 2.0,SLAM 2.0 的核心是傳感器融合。高仙 SLAM 商用解決方案同時融合了包括激光、單/雙目視覺、超聲、防碰撞、防跌落、GPS、紅外、UWB、RFID等在內的總計超過 20 個傳感器,保障了機器人的避障準確性和靈敏度。
傳感器融合是一個難點,程昊天對雷鋒網表示,“做好一款傳感器都不是很容易,更別說把幾個東西融合起來。”
有可能做不好的話,融合起來更差,一個差的決策把一個好的決策給沖掉了,比如視覺得出的結論和激光的結論不一樣,那你最后聽誰,怎么去做這個決策。這個事情做不好,可能就聽那個差的,最后反而效果會更差,還不如不融合。
據介紹,與市場上看到的大多數 SLAM 技術最高數萬平米的建圖性能相比,高仙 SLAM 商用解決方案已經實現了100 萬平米的地圖構建能力,超出業界同類產品技術平均水平 20 倍。
不過,SLAM 作為目的性很明確的一項技術,終究會有完善的一天,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其門檻也會越來越低。這個時候,以擁有頂尖 SLAM 自居的高仙該如何保持自己的競爭力呢?
程昊天認為,門檻降低是肯定會發生的事,因而高仙在做三件事來應對:
一、行業深入,不光提供 SLAM,而是同時提供整個鏈條。
二、技術免費,在免費的基礎上打造出自己的平臺。
三、自己有終端產品,很大的價值還是在整機,SLAM 只是其中一個技術點而已。
不過程昊天并沒有特別擔心,因為目前機器人領域總的盤子在迅速增加,因而短期內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總結:從“隱形冠軍”到“顯形冠軍”?
“隱形冠軍”是用來形容一些不為大眾熟知,但在某一個細分領域占據領頭羊位置的企業。例如,德國就被認為是一個擁有眾多隱性冠軍的國家。
在高仙的投資方藍馳創投眼中,高仙就是一家 SLAM 領域的國內隱形冠軍——這家公司目前只有 150 多人,在領域內擁有 60% 的市場占比。
不過,隨著機器人行業的迅速發展,未來當機器人進入各種場景,甚至走入千家萬戶,就像阿西莫夫筆下的索拉利星球那樣時,或許高仙也會從一個“隱形冠軍”發展成為一家知名的“顯形冠軍”
2025-04-29 22:21
2025-04-29 22:19
2025-04-28 12:37
2025-04-28 12:24
2025-04-24 15:08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